关注艺人,帮你写写影评。做做媒体上的形象工作。一旦你拍出好片子了,也肯舍得花钱砸奥斯卡的时候,他们就会变成排头兵。
没什么事的时候他们只收艺人7000-10000美元一个月,这笔钱用在哪了?很简单,在好莱坞买软文宣传是一种习惯,这里说的买并不是重金砸过去的一锤子买卖,那叫贿赂,抓住是重判的,那么这个时候‘买’字就换成了圈里人都明白的‘围’字。平日里举办派对邀请需要围的人参加、没事的时候吃饭联络感情、雇佣评审团队某人的妻子到自己公司工作,这些都是‘围’要付出的,这笔钱自然会放在艺人头上,无论你是艺人还是导演,和哪家公关公司联系,这些钱肯定是你出。
尤其是在2011年茱莉亚-罗伯茨在自己家里举办了私人派对邀请多位评审参加以后,好莱坞修改了游说规则,不允许艺人亲自参与到游说过程中,必须通过公关公司的时候,这笔钱开始疯狂上涨,现阶段还在7000-10000美元一个月,2011年以后最高的公司已经涨到了50000美元。好莱坞也是没办法,既要放着艺人和评审权力互换的许诺今年你选我、明年我选你,又要用6000名之众的评审防止因为游说有人操纵奥斯卡,简直就是又怕老婆太漂亮招蜂引蝶、又怕媳妇太难看主动红杏出墙,反正怎么着都不舒服。
真到了奥斯卡评选季,也就是每年的十月以后,公关公司接到单子的时候又开始忙碌了,先要把围好的影评人、媒体都用上,在两边的《时代杂志》(纽约、洛杉矶)发表各种鼓吹文章,又要大肆买广告,买杂志封面、封底。因为影评人和媒体的软文就算写了也未必产生多大的效用,封面和封底能保证更多人看到,所以,那笔钱都不能省。
等忙完了这头,终于可以开始忽悠评委了,两人一组陪着评委进行‘私人放映’,在陪着看‘私人放映’前,得筛选出摇摆的中间派,然后才进行忽悠。这笔花销目前在好莱坞的价格是3000美元一场,比如曾经竞争最激烈的《阿甘正传》和《肖申克的救赎》、《不可饶恕》和《闻香识女人》、《与狼共舞》和《人鬼情未了》、《英国病人》和《冰血暴》、《莎翁情史》和《拯救大兵瑞恩》,这些影片在争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时候,都是前者胜出了,但是,绝对不能说他们的胜出是质量上彻底超越了后者,而是游说公司产生了巨大能量。
其实奥斯卡给评委组准备了影厅,只是影厅内只有1062个席位,6000名评委中的老油条根本不会去影厅观影,去的都是新人,反正奥斯卡会把dvd邮寄到家里,何苦费那个劲呢。这直接造成了奥斯卡准备的影厅时常上座率不超过五层,去的人都是相互不认识第一次来当评委的人。
其中,最佳影片奖是游说难度最大的奖项,在华夏,最佳影片奖几乎被认为是鸡肋,这边的从业人员更在乎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摄像,这是个人奖项,能提高下一部片子的片酬。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直接变成了6000名评委的混合投票,而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等等个人奖项反而是该工会退出的评委投票,不涉及其他行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