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落幕(一)
“啾啾......。”
流弹飞梭声不时从耳旁掠过,廖仲秋戴着钢盔,握着枪趴在草丛里眼睛红红。
他是贵州人,苗族。辛亥时期听闻反清后就杀了横向乡里的几个满清狗官,然后带几十位苗族兄弟投奔都督府,但去了后又回来了,因为都督府自称是大汉政府,用的也都是平素和苗家关系不好的袍哥。
悻悻退回到山区后又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劳作,直到有一天贵阳大旗轮换,从湖南来的国防军统辖贵州后,得知他善于攀爬,行走大山如履平地,就邀请他和数百位被挑选出来的同族伙伴一起加入了国防军,开始接受为期半年的山地训练。
原本只是想混口饭吃,可随着新政府在贵州禁止鸦片,教大家种植甘蔗、烟叶,还从湖南引进了猪仔给大家养殖,使得日子一点点好转,而且甘蔗和烟叶都是保价收购,就是说哪怕种得再多,政府也是这个价格收购,所以大家完全不用考虑赚不到钱的后顾之忧。
现在贵州的百姓慢慢开始拥护新政府,像他这样当兵的汉子也越来越多,每月十块钱对大山里的他和家庭来说简直是比无法估量的财富。
但训练也格外艰苦,每天不是出操、射击就是攀爬训练,几千人先是半年的军事和山地训练后,又南下广西做外围工作,紧接着向东来湖北去了武当山,并从十堰一头钻入茫茫大山,在那位矮矮瘦瘦,据说当过总司令亲兵的旅长的带领下,背着几十斤装备攀山越岭,一切都为了面前这道关隘。
潼关,与贵州的高山深峡比算不得多险峻的关隘,但为了拿下这个关隘他所在的18山地旅已经付出了六百余人伤亡的代价,好多还是和他一起当兵的同族兄弟,可复出这么大伤亡却至今依然无法撼动。
本来撤退的铜哨已经响了,可一枚炮弹落在边上震得耳朵嗡嗡作响使得他错过了撤退,现在山坡上就剩下一个人。训练时军官过,错过撤退后就暂时不能动,没有机枪和大炮掩护极可能被地方发现打死,所以要么躲到夜晚,要么等待战友再上来。天黑还早呢,所以只能趴在这里等下一批进攻伙伴抵达。
“轰轰......。”
关隘上,扬起了数团火球和碎石,扭头看去山脚下炮兵们正在向这里开火,看威势肯定是十二生小钢炮,也只有这种像根铁管子似的钢炮才能往高处打,才有那么可怕的威力。
既然炮兵开火就说明下一轮进攻不远了,想到伙伴等会就能上来,他大松口气挪挪身子让自己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