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趣,放缓马速,讶道:“富总好过贫,为何偏是祸而非福呢?”
昌平君惋惜地道:“楚人既得海、铜之利和云梦之饶,又有皮革、鲍、竹、金、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富,且因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堕赢蛤,不待贾而足,地沃食饶,无饥馑之患,故人人溺于安逸,欠积聚而多贫乏。遇上战争,兵无恋战之心,故势大而不强,否则天下早是他们的了。”
李良心下同意,李园使是文采风流的人物,却绝非刻苦耐战之士。顺口问起自己最早到达的赵国。
不知为了什么原因,昌平君心情颇佳,侃侃而谈道:“赵国土地亦广,但山多地高,北部近林胡,民多强悍,像定-襄、云-中、五-原,本就是由戎狄抢回来的土地,人民好射猎而不事农商。至于位于原晋国的邯-兴、太-原、上-党等地,又多旧晋的公候子孙,爱以诈力相倾,矜夸功名,生活奢靡。像赵君的后宫妃嫔就以百数计,婢妾披绮缎,酒肉有余,而民则褐衣不完,糟糠不厌。故虽有天下无敌之精兵,上却无懂得运用之人,又妒嫉人材,否则就不会有赵括代廉颇而引来的长平之失。”
李良想不到昌平君如此有识见,刮目相看道:“这番话对赵人确是一针见血,其他列国的形势又如何呢?”
昌平君得李良称许,意气飞扬道:“燕国地处东北,穷山僻壤,仅蓟都似点样子。可以撇开不论。韩-国环境恶劣,人民大多居于山区,想积点粮货也有心无力,若非有赵魏在背后支持!早给我们亡了。”
李良未去过燕韩,不知详情,但对比一些文献资料和国师宫的典藏信息,便知昌平非是虚语。
昌干君续道:“魏国一向是我大秦的劲敌,当年起用吴起为河西郡守,我们便只有吃败仗的分儿。又广泛结盟,硬阻我们东进。到迁都大粱时,已拥地千里,带甲三十余万。幸好魏人给胜利冲昏了头脑,竟恃强拔邯郸,遂与赵人交恶,更犯众怒,致有桂陵之败,连大将庞涓都给俘虏,自此一蹶不振,否则现在就不是这番局面了。”
李良记起赵人间所流传“魏人最不可靠”之语,又想到魏安厘王派人假扮马贼,肆虐赵境,暗忖魏人之败,实是咎由自取。
点头道:“东方诸国都给君上道尽了虚实,还有就剩下齐国了。”
昌平君想了半晌,故作神秘地道:“国师知否齐人除了荒诞空谈外。最流行的是什么东西呢?”
李良哂道:“我怎会知道呢?你就说吧!”
昌平君笑道:“我虽当了左丞相,却半点威严都没有,人人都像你这般对待我。哈!但我却欢喜这样子。”
李良知他生性随和,哑然失笑。
昌平君道:“现在临淄最盛行的就是高利贷,最富有的就是一个放高利贷叫仲孙龙的大奸商,他比以前的吕不韦还要富有,看来没有多少人能和他比身家。由此可知齐人是多么骄奢淫逸。上面的人终日吹竽鼓瑟,斗鹞赛狗,下面却是生活困顿。流亡者众。否则以齐人渔盐之利,商贾之盛,怎会给燕人差点亡了。若非出了个田单!齐国更是不堪。”
李良衷心道:“这叫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扶了你这小子作左丞相,看来是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