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朱耷的作品,会有这样强烈的华人感情,以及这样少的huā鸟,用朱耷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廉”。
朱耷作品一是描绘的对象少;二是塑造对象时用笔少。可以说,真正到了惜墨如金,以少胜多的境界,历来的画家中,也就只有八大山人,才真正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这点。
像这幅未完成的作品,一只杜鹃,几朵落huā,一轮残月,描绘的对象虽然少,可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整幅画的基调轮廓,却都可以算得上是完整无缺。
但两人又不敢确信,这就是八大山人朱耷的作品。
周南明就小声和柳随风商量说“我觉得,这幅画的风格是和朱耷有些相似。但也有很多明显的破绽,极有可能是后人仿朱耷的临摹作品。其一,尽牟只是初稿,可我瞧着这笔力和绘画功底,比起朱耷来,还是有相当的差距。还有,我可不相信,周夏有那么好运,要这真是朱耷的真迹,那天下的好情不都给他占尽了。”
柳随风点头,深以为然,周夏的突然崛起,不但让周南明感觉到威胁极大,对柳随风来说,这也是相当不好的现象,因为周夏是柳玉晴忠实的追随者。
但柳随风明显要比文艺青年周南明持重得多,当即便对周南明说“这其中的可能性是很多,后人临摹的可能性最大,我们可以着重强调这点。但是,我们等下还是得先看老爷子们的意见如何,顺着他们的意思来就行。”
周南明点头称是,还说“书画鉴定本就比较主观,变数也大,就算是老爷子们,也不一定有十足的把握。只要我们能立于不败之地就好。”
两人好基友低声商量一阵,像这样的画稿,确实不如鉴定名家画作来得直截了当,是真品就是真品,仿品就是仿品。关键还得看长辈们的心思如何,无论如何,先把这关蒙混过去再讲。
很快,柳远山那边,一群老行家也都探讨出大致的结论来。
当然,他们是不会先讲的,柳随风和周南明就要先上考场。
柳玉晴自然也跑不了,可她的专长并在不在次,即便是鉴定错误,只要不是错的太离谱,长辈们都不会太个。
专业从事书画鉴定项目的柳随风两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可是靠这个。吃饭的。
柳远山果然没让人失望,马上就招单柳随风说“随风,尽管时间不多,没办法细细考证,但你们不妨说说自己的看法,说错了也不要紧。”
柳随风暗自腹诽,不要紧才怪。想到这,他就变得更为慎重,一边在心底小心地斟酌着措辞,一边观察老爷子们的表情。他这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相当强的,希望能从他们的表情中,得到些有用的东西。
时间容不得柳随风多思考,他先是谦虚一下然后立刻就说明了他先前和周南明商量好的结论,首先肯定这是幅货真价实的老画,然后说了各种可能性都存在。
当然,他还是更倾向于是后人临荼杀耷,可笔力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