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盐化工区的中秋节,在计划中安排得最为大气。
汉唐集团的人要与明人们一起搞活动,摆出一副都是龙的传人的模样。
这一点比哪一个基地都开放-------原因无它,在这里,他们和本地明人或者刚移民到这里的明人关系更近了一些。
除了布袋硫酸厂之外,其他的化工小厂都大量地使用了明人。
比如在布袋盐场,汉唐集团的人只剩下安得福场长一个了,而且还是个兼职,他更多的是和杨建国去狠抓氯酸钾的生产任务。
事实上,盐场里百分之九十五的工作都由明人们干了,安得福场长也就在提取卤水时来亲自操作设备,这活儿交给他们可不放心,这可不同与火柴厂、肥皂厂里的情况一样。
那两个小厂子没有抽水机、发电机这样的关键性设备。
说到火柴厂,当侯致本厂长从河口基地调到布袋盐化工区后,他察看了一下火柴的配比和加工流程,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大笔一挥就做了一些改动。
他首先就去掉了二氧化锰,改用三氧化二铁做催化剂,三氧化二铁也就是铁锈。一个破火柴哪里用得着二氧化锰做催化剂?那东西一二年还可能生产不出来的,都留着用到拉火装置上吧。
第二个就把树胶去了,用泡过面粉筋的水是一样的。树胶还是用到拉火装置上吧。
第三个就把明人中的男劳力去了,不是来了一批明人女劳力吗?用她们就行了。
他把生产流程改成了两部分,火柴头部分和火柴皮部分。
火柴头部分,他设计成为氯酸钾占8份,铁锈占2.5份,硫磺占2份,面筋水占7.5份,火柴头的色素直接用靛青了,占2份。
除了氯酸钾外,那东西得专业人员来研磨。其它所有原料的研磨工作,他都交给了明人女工们,并给了她们一个180目的尼龙筛子,告诉她们研磨后的原料都得通过这个筛子才行。
火柴皮部分,他设计成铁锈8份,三硫化二锑1份,红磷3份,面筋水8份,这些原料搅拌之前同样都要过筛子。
将这些原料,按比例配制成后,再把它们一起搅拌成糊状,用毛笔刷在已制成的火柴盒两边,晒干即成。
那火柴盒是木制的,它和火柴棍一样,都是河口基地出品。听说那里有了两家明人木器厂,还开始竞争了呢。
火柴头的加工要麻烦一些。将各种不同原料按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