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期,在西方古地图上,杭州其实比同时期的大都更重要。¥f
在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以前,西方人对东方的地理知识始终是局限于托勒密(公元90年-168年)的时代。
在托勒密世界地图上,东亚是混沌一片。
14、15世纪,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在游记中,杭州被叫做“quinsay”。
这个词后来多次出现在15、16世纪的西方古老地图上。
其中,一张绘于1581年的“飞马亚洲”地图,就是代表作之一。
这张地图用飞马的形象来表现亚洲:“马首是小亚细亚,后领是亚美尼亚,颈部是西亚,右翼是斯基泰,左翼是鞑靼,从后腰到右后腿是印度,左后腿是马来半岛,明大陆则在马尾,名为quinsay。”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如果单是对城市本身的描写,杭州的篇幅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大都,也就是北京,体量约占到全书的十五分之一。
正是在马可波罗记下quinsay,并对它做了大量描述以后,杭州才开始受到西方人的注意,明显地表现在西方人绘制的古地图上。
受马可波罗的影响,杭州成为是西方制图家们非常看重的城市。
因而在一些著名的地图上,如果只标出很少的地名,一定有quinsay,甚至只标出quinsay。很多古地图上这个特点很突出。
可以这么说,在当时的西方,知道杭州的人,肯定比知道大都的人要多。
更有甚者,直到17世纪早期,一些西方制图家在描绘明代首都北京时,实际上还是根据马可波罗描述的杭州来下笔的。
可是让人有些伤感的是,汉唐集团事先为杭州做准备工作时,查过杭州诸多的历史资料,还不得不借助西方的一些记录再来印证。
这个明大陆上文人的各种记叙太过于抽象和简约,更可怕的是他们善于夸张,汉唐集团的人只能选择性的信任,或是在打折后接受。
他们的描述,很像是那面世界里的不良房地产商对新楼盘的描述,看他们写的是一回事,亲眼看到是另一回事。
还有他们那些根本没有比例的所谓地图,像儿童画了,但是,这个水平都是这个时空里水平相当高的地图了,凑合看吧,总比没有强。
所以,他们更多的要借助人员的描述来设计计划。
两个小队的特工队员早都潜进了城里,就像是几粒沙子洒进了钱塘江里,连个泡都没有,但是他们陆续传回的信息比黄金还重要:杭州城只有3000到4000鞑虏,真正的鞑虏。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许多安保队员都去过杭州城,甚至他们中还有很熟悉道路的,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