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书信最后,一枚印章鲜明,气息凛然。
周分曹将陈三郎的书信向众人展示,皆无异议,整个班子,自上而下,如同一架运行有序的机器,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
抵达扬州已经有一段时日,旧时元文昌所居住的刺史府,稍加修葺,便住了进去。
当日元文昌攻破五陵关,入主京城后,便发书信,把亲属家眷统统搬迁北上,住进皇宫。
这也是人之常情,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己要做皇帝了,老婆子女自然便是帝后皇子,共享无上荣光。只是元文昌始料不及,北方局势变化莫测,那皇宫怕是住不了多久。
如此一来,扬州的刺史府差不多就是一座空府,正便宜了陈三郎。
面对莫轩意的兵临城下,扬州太守王璞干脆了当地选择了投诚,其本是元文昌的人,不过更加识得“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
时势真是非常玄妙的东西,势头好时,所向披靡;但当风头转向,便是众叛亲离。从正统的角度上看,元文昌本就是乱臣逆子。
扬州境内的众多府县官员大多如此,随风而转,逐势而行。其实元文昌北上后,留在扬州的直系就是元化成一家,但在南阳府一战,元化成等皆丧生在锐士军手中。
那一战,是莫轩意进入扬州后的立威之战,效果很好。
进入扬州州郡后,莫轩意占据四门,主要进行军务上的改变取代,至于其他,除非必要,否则都保持原状——
一切,都得等陈三郎来处理安置。
从一点看,可以清楚地看出莫轩意的用心良苦。虽然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但触及敏感事物,该怎么做,莫轩意非常清楚,不会轻易犯忌。陈三郎胸襟不俗,有容人之量,不过当坐到一定的位置,依附者众,牵涉的人和事就如同一棵大树,枝叶茂盛,根系复杂起来。
莫轩意没有等多久,陈三郎便乘船南下,到了扬州。
一番迎接仪式不提,陈三郎入主扬州,立刻手书急送雍州,安排各种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