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土地的重要性几乎可以媲美于血液,毫无节制地分封,早晚会分出大事情来。尤其是……当这些封地的领主们可以拥有一套完备的制度、赋税、军队时,就会出现“国中之国”的现象,这将是国家的大忌。战国年间,无数拥有着独立主权的国家一夜之间群起而立,互呈犄角之势,并不断蚕食着周王朝的国力。
他们以臣子自称,却在暗中不断效仿着王室的一举一动,几个小国倒还好些,仍旧按时去周王朝的都城朝贡。至于秦、魏、楚、齐之类的大国……毫不夸张地说,早已经在国力上超过了它们的宗主国。如果哪个丧心病狂的王脑子一热,完全可以将周王朝直接用武力消灭掉——反正后者现在就只剩下一座都城了,派个几万铁骑踏平洛阳,他们连半点抵抗之力都没有。
借助瑟后的一句原话,“权力的游戏大国们之所以还没这么做,仅仅只是出于一种惯性,一种……“君臣本分”的惯性。明面上,该有的礼仪已经存在了几百年,轻易是破不得的。但所有大国的国君都清楚……只要有任何一个,一个人首先打破局势,整个天下就会动荡起来。而那些所谓的“仁义道德”,都任何将在王位的争夺之中被彻底摧毁。
,要么生,要么死,高尚者在这种游戏中是无法存活下去的”。
周王朝就像一株根基已经腐烂的大树,近几十年来,它都只能靠这幅外表来进行力有未逮的表面威慑。而今,历史的车轮滚滚碾来,它很快就要连这最基础的威慑都无法做到了。当年武王伐纣时有可曾想到,自己创造出来的王朝,终究还是要在风雨缥缈的历史中化做后代史官上的一笔……
洛阳城下,桃李芬芳,乍看还是一幅春色满园的烂漫景象。至少在别国的军队真的踏进来之前,此地依旧是天子脚下的都城。
我们的主人公正斜着身子倚在一间茶铺中,半靠着木桌,像是睡着了一样一言不发。这儿毕竟是首都,四周的茶客们大多也都受过教化,能识几个大字,所讨论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今年收成如何如何”这种档次。各式各样关于天下大势的分析接连不断,一会儿有人说魏国对周有摆在明面上的吞并之意,一会儿有人说那秦国暗地里也包藏着祸心,齐、楚、燕……稍有威胁的大国全给论了一遍。反正左讲右讲,洛阳人都只是在感叹自己生在洛阳的悲惨命运而已,并没有人给出什么对策——现在这个局面,即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