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在本书贴吧有地图更新,二战前1939年8月的世界形势图。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看。
另外,求票票支援,名次掉得太多了,脸上不好看……
………………………………………………………………
中国,山麓乳品公司。
自从欧战爆发之后,中国各个企业的生意就开始好了。中国企业都知道,一旦欧洲爆发大战,接下来就是大家大捞特捞的时候了。现在中国的很多大企业都是借着一战的春风发展起来的,得益于当时交战双方的大量订单,中国的国有企业以及星科集团根本吃不完,再加上文德嗣有意扶持民族工业,就漏了很多单子给民间,于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简直像是变魔术一样,用雨后春笋、日新月异来形容完全不为过。
山麓乳品公司也不例外,这家私营乳品企业就是在一战中发家的,当时的交战国特别是被截断了海上交通线的同盟国,欧亚铁路就成了他们最主要的物资供应线,其中最大的卖家就是中国了。由于战争动员后,各国的生产力都主要向军工倾斜,再加上大量动员造成了农村劳动力不足,使得民用品和农产品都出现大量缺口,就不得不向中国为首的人革联国家求购。
这些产品包罗万象,涵盖了日化、五金、机械、电子、纺织、食品、药品等等各方面,特别是食品这种生活必需品。到了战争后期,同盟国不但是面粉、大米这类粮食无法自给,就连乳制品也同样面临着生产不足的状况。
山麓乳品最早就是一家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就是因为接到了一个发改委分来的同盟国单子发家的。三千吨干奶酪和黄油,对于这样的小工厂来说实在太多了,在平时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单子。
不单单是山麓乳品公司,应该说整个中国的乳制品行业都是因为一战才走进了春天。在一战之前,中国的乳制品行业规模都不大,除了几家国营企业,其他的都是小厂,而且产品数量也很少。
这主要是因为东西方的饮食习惯不一样,东方人特别是当时的东方人,很少以乳制品为食。就连牛奶、酸奶也都是科社党起兵后,才开始在自己地盘内强制推广,奶酪和黄油这些个东西就更不用说了,除了一些牧民,以及经营西餐和点心的店铺会用一点,别的时候根本没人用。而在西方国家就不一样了,人家是将奶酪和黄油当做了日常饮食的重要成分,甚至有人少吃一顿都不行,因此需求量极大。
当然,随着中国经济腾飞般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出现了飞跃性的提高,大吃货帝国自然就日益显出了本来面目。一些以前很少吃的,或者没条件吃的东西,也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餐桌上,像乳制品这一类食品自然也不例外。在近二十年来,中国的乳制品市场发展得非常迅速,其产业规模比之前几千年加起来都大。
经理紫风在库房中巡视,他随意抽检了几箱奶酪,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对旁边的库房主管很认真的说道:“老柯,这些是欧洲那边要的,注意要和国内的分开,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