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思着议和之事。
魏国和阮国这两个国家,则是没有表态。
从战果上来看,四国联军一直被堵在陈步关一带,这一战打下的土地很少,若是伐晋之战就此结束,除了瓦解晋国的霸权外,得到的利益很有限,或者说无法做到利益的最大化。
按理说,他们是应该反对的。
可是为什么沉默不表态呢?
实在是战绩拿不出手,眼看着苍国为首的三国联军将晋城都攻下了,而自己这一边,却还被挡在重重关外,一次巨大的胜利都没有,实在是丢人,不愿意停战都不好意思说。
再说了,他们也知道友军的处境,坚守在晋城内,粮草紧张,随时面临着被勤王大军围攻和断绝后路的危险,此时停战是最稳妥的办法。
大势不可违。
同样明白大势不可违的,还有兴王。
当初,能参与到争夺皇位,证明他也是有过人之处的。
他非常明白当前国内民众的厌战情绪。
所以在宁王宣布,要与联军议和的时候,他也同样释放出议和的意愿。
九月十六日,邹吉与麾下将近七十万大军,彻底的退出了彻国。
九月十七日,彻国皇帝宣布投降。
九月十九日,青龙军团入驻彻国,接掌了彻国的三十万大军,同时宣布了苍国朝廷的诏告,对彻国内的贵族与百姓的财产秋毫不犯,同时保障皇族的安全,不会追究三十万彻国军队的责任。
这一个消息传出,诸国震动。
谁也没想到,这次的伐晋之战,最先灭亡的竟然是彻国。
彻国虽然是小国,但是其地理位置很重要,不仅有浦水这一道天堑,更能直通到王畿之地,它既然已经对苍国投降,那么也就代表苍国的军队,能够进入到王畿之内。
这个消息,让华温奇很被动。
他非常明白一个道理,在当下晋国内一片议和的声浪中,王畿之地是绝对保不住的。
不如,直接将王畿之内的大军,调拨回国勤王,这样反而更好。
九月二十六日,华温奇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他同时邀请了青龙军团的大元帅卫忠全和楚国的大将军屈贯,双方一起到王畿京都商谈事宜。
此举,实乃诛心之举。
众所周知,在吴国生乱之后,莽国就退出了王畿中的大战,楚军大败之后,举倾全国之力,再次调拨了大军进入到王畿作战,如今兵力约莫在五十万左右。
也就是说,王畿这一大片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