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历史、地沿或文化的各种冲突。
到1901年,因为工业革命的不完整和民族文化冲突造成的影响,开始在这个帝国显现出来。
国外方面,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有着长期的、不可调和矛盾,这些矛盾既有利益纠葛上的,也有民族和文化背景上的。
在西亚和中亚,俄国需要面对来自英国的压力。在黑海,德国、土耳其等国家形成了一个围堵俄国的联盟。
放眼整个欧洲,俄国人可以说只有法国这一个盟友。而现在这个唯一的盟友,也不支持俄国人进一步扩大战争。
处于这两个方面的考虑,保守派的大臣建议不要轻易发动战争,而应加强对土耳其、日本的经济掠夺和战争准备,待西伯利亚大铁路贝尔加湖段通车,运输能力提高再伺机和中国决战。
另一派以御前大臣亚历山大·别佐勃拉佐夫、内务大臣维亚切斯拉夫·普列维、远东总督阿列克塞耶夫等人为代表。这是一群狂热的沙文主义者、帝国主义冒险家。俄国内务大臣主战派首领普列维声称:“俄国的兴起是靠刺刀,不是靠外交;解决同中国的问题,我们必须靠刺刀,而不能靠外交笔墨。”
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发动战争的时机问题上凌驾于两派之上。他知道俄国当前准备不足,希望推迟战争,认为‘时间是俄国最好的盟友’,‘每一个年头都会加强我们的实力’。尤其是在英国发出非常严肃的战争威胁的时候,尼古拉二世认为目前俄国‘既不能确保在陆地上迫使中国投降,也不能实现在海洋上纵横驰骋’。
但是俄尼古拉二世却并不想就这么简单的结束冲突。毕竟,远东舰队的全军覆没使得俄国在世界面前颜面尽失。他必须找回这个面子。
尼古拉二世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聪明的他将这个想法作为一个条件,写在了给爱德华七世的回信上。
爱德华七世虽然表示对自己表外甥的要求表示理解。但他同时也表示,鉴于和中国已经达成的协议,英国无法给俄国提供远洋的必要支持,比如允许俄国人使用自己的殖民地港口。这就意味着俄国的增援舰队只能依靠法国的马达加斯加和交趾支那两个基地——就像八年前中日战争期间那样。
说到中日战争,此时已经被彻底打落尘埃的日本政府看到有便宜可占,在三天前单方面对俄宣战,企图夺回被占领的室兰港和北海道部分地区。不过,此时的北海道被俄国经营了多年,人口也增加到了十多万,日本人想要夺回来,恐怕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