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德国,都认为如果两家不插手干涉这场战争,日本战败是必然的,哪怕有神明相助也不例外。
一旦美国打垮日本,其庞大的太平洋舰队重新向东南亚涌来时,英国海军根本没有信心能在这里抵挡住在战争中成长成熟的的太平洋舰队。
英国需要一个有力的盟友在这里和他们抱团取暖,于是英国政府选择了德国,而德国方面也有主动靠拢的意思,双方眉来眼去之下。在很多问题上就达成了协议。
无论是汉娜还是阿尔托利娅,两人策划了这一切。英德在阿姆斯特丹眉来眼去了半天,最后的目的只有一个:英德海军联手。太平洋战争的最后关键时刻,下场横插一手,从背后狠捅美国海军一刀,再次将太平洋舰队歼灭。
英国方面所以会有如此疯狂的想法,实在是这两年里,美国狂爆军舰海的作派,着着实实将堂堂的日不落帝国逼到了死角。英国人根本不相信,干掉日本海军,尝到了“屠神”的滋味,战后信心大增,发现自己“非常强大”的美国人,会老地只是“收复失地”,而不会进一步向英国的殖民地伸手。
阿尔托利娅向英国高层提出来的“终极设想”,就是英德海军联手,在适当时间对美开战,而这也是汉娜想要的。
一个强大的美国,不符合德国的利益,甚至不符合所有旧大陆国家的利益因为美国的工厂生产的工业品,是老欧洲天然的竞争对手。打垮美国,对德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至于英国?套用林汉的话来说,一个主体人口不到五千万的国家,有什么好怕的?就算德国不动手,中苏两家迟早都会打着“反对殖民主义”的旗号在英国全球殖民地输出革命和搅事。
虽然汉娜心里也赞同英德国联手袭击美国海军,但问题主要还是出在英国自己身上。现在日不落帝国,不但失去了哥本哈根行动“干了再说”的嚣张,也失去了一战前玩两强标准的霸气,做起事来,变得患得患失。在阿姆斯特丹谈判时,英国方面自己蛇鼠两端,内部争执很大,始终没有向德国提出这个建议的勇气。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们,现在的皇家海军,已不是昔日那个老子天下第一的无敌海军了,欧洲大陆赤化后,英国的战略环境也很不好。他们防美国,也一样防备着赤化中的欧洲。
在英国人看来,美国要吃日不落帝国的肉,以德国为首,赤化中的欧洲何尝不是想要英国的命,两家都是一样地可恶。
阿姆斯特丹谈判,其实只是一个开始。以后的日子,象这样谈判还会再继续进行下去。
谁是我们的首要敌人,谁是我们次要敌人,是今天的大英帝国首先要确认的问题。他决定了英国未来的战略方向。
到目前为止,英国人还在美、德之间分不清。
汉娜明白英国人的心态,所以才主动提出了降低德国海军的配额标准。让美国问题显得更加突出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