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名气,但仕途一直不得意,在洛阳时,察觉天下即将大乱,所以打算先回广陵,会同张昭,然后去江东避难,毕竟也就那里还算安稳。
而随着诗集的流传,袁熙的名声,已经颇为流传,这也是有那个时代,重文学家世的背景。张纮也是听过,这位袁,二公子的,想不到他竟然,会来拜访自己。
并执子侄之礼,袁熙先是客套了一番,经过一番周折后,然后提出了,拜师学习易经,作为切入点。
当时文人君子,是要学经学的,这其中就包括。
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这是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开始的,要求士大夫,学习的内容,以求移风换俗,安定社会。
所以,袁熙想拜师,学易经这事,倒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只不过,张纮推辞说,家中有要事。恐怕不能长期,指导袁熙易经,只能在几天内,教授他一些心得。
不过在几天接触中,张纮对袁熙,啧啧称奇,对于儒家、法家、道家,二人也是,相互探讨。
张纮对袁熙,如此年轻,就有如此见地,顿生好奇,于是便和袁熙,探讨了一些时势。
从汉世祖皇帝,一直谈到当今,黄巾之乱。
。。。。。。。。。。。。。。。。。。。。。
祝公道,兄长,祝奥,官至神策军三卫之一。
近卫军统领,为许褚副手。
近卫军士卒,多为虎卫候补,宣武帝袁熙,刺杀董卓时,加入其麾下,忠心耿耿,憨厚勇猛。
被时人称为,许褚之影,进而无怨,退不居功。
甚得袁熙看重,许褚外出,必其接替。
晋明帝袁睿,暴亡之后,赵云归省常山,晋高宗袁治,发动了夺门之变,祝公道,英勇就义。
死后,无碑,无传,仿佛消失了一般。
两百年后,晋宪宗道武帝,袁纯,为其平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