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澄信如此,就连年轻和尚再看连音时也带上了几分的探究。
不是年轻和尚夸海口,真正沧桑的人他见过不少,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人也见过不少,但没一人是像她这样的。认真抚琴的她所散发出的感觉,不禁让人觉得有些虚无缥缈,更让人觉得她承载了许多不能与外人道的情感。总之,半点不像她这个年纪该有的情绪展现。
但摒除这些旁的之后,年轻和尚竟还隐隐的生出了几分同病相怜之感。
琴曲不长,也就只有上半篇与下半篇,不一会儿后就完了。
等到琴声停下后,澄信不禁说,“恕老衲直言,四姑娘曲中的意境未免沾了太多的苍凉,实在不该是四姑娘这样的人所该顿悟的。”澄信的口气很是扼腕。
连音揉了揉自己的手指,接了话说,“大师这么说,我不是太明白。我不过是照着曲子而奏,怎么就沾染什么苍凉感了?”
有些人在面对旁人的指正时会虚心赞同,但绝大多数的人却会在被指点时否认、反驳。很显然,连音在澄信眼里就属于后者。
既然连音不愿意承认,澄信也不勉强,就不再说下去了。
这边澄信话完,年轻和尚紧跟着启口说,“色、声、香、味、触、法,乃我佛所言六尘。六尘由心缘生,便是尘缘。”
连音眨巴眨巴眼,不太明白年轻和尚为什么要忽然说上这一段。
年轻和尚解释完尘缘的意思后,才说,“据闻此曲名为尘缘,贫僧便想起了这些,”他还记得小婢女是如何解释曲名的,因不知道是小婢女的转述错误还是本就是这位四姑娘说错了,年轻和尚只想着要纠正一次。
连音单纯的“哦”了声算作回应,心里根本就没去多想他的解释。
年轻和尚没想她这么淡然敷衍,瞬间窘迫了起来,也说不出话来了。
连音将不在说话的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