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后,郭登的牙兵开进校场,三百人分几行排开,清一色的骑兵,个个腰挎软弓,右手竖握出鞘的腰刀,场面相当的震撼。
郭嫣赫然在列,她与吕良一样,都是本部人马中唯一使用精良短柄长刀的个体。
很显然,调骑兵入场,此举意在让五百营兵提前对他们今后的对手——瓦剌骑兵形成初步的印象。
卓轩头一次见到明军骑兵的标准装备,对此很是不以为然。
他亲眼见过瓦剌重装骑兵,觉得那简直就是一个个移动的堡垒,攻击力与防护能力都十分惊人。
而眼前的三百骑兵除郭嫣外,其他人每人配一把开元软弓、一柄号称“光明如水轻如纸”的腰刀,轻便好用但威力远不及鞑贼的重弓、重刀;配备的箭支显长,其目的无疑是防止快速运动中,射手拉弓过度导致箭支反伤自己;骑士身披铠甲,但坐骑并无任何防护设施。
简言之,明军骑兵的特点是:软弓、长箭、快马、轻刀!
这样的装备标准是针对寻常敌人而定的,在与瓦剌重装骑兵对阵时,杀伤威力与自身防护能力则都显不足,根本无法与敌抗衡。
据说,“仁宣”之时朝中君臣安于和平,裁撤了重装骑兵,后来,正统年间大明的军事建设流于常规化,并未针对瓦剌人实施动态调整,抑或大明压根就没把瓦剌人当成真正的假想敌,去年骤然挨打后,短期内还无法让军队的装备、战法迅速适应新的战争形态。
经过一番凝思之后,他对接下来的训练就不抱什么期望了。
三百牙兵列队离场,营兵披上盔甲,战斗技能训练正式开始。
神机手、火铳手、弓兵去校场南侧打靶,其他人则留在原地分班练习劈、砍、刺及闪避、格挡等规定动作。
卓轩不禁想起了后世的戚继光。戚继光广泛研究大明的各类武学,从中找出最厉害、最实用的招数,化作实战技法,让手下士兵练习,使得戚家军最后成长为一支能够吊打倭寇的威武之师。
可眼下教官教导的技法太过稀松平常,林峰似乎仍然没有考虑清楚该用什么样的法子击败瓦剌重装骑兵这一特殊敌人。
这也不足为奇,自去年阳和城兵败以来,大同守军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与鞑子展开过野战,大家都龟缩在城堡内,只守不攻,并无足够的经验教训可供借鉴。
练兵场面有些松散,远称不上热火朝天。不到一个时辰,林峰的脸上就挂不住了,叫上十名教官,匆匆离场去了别处。
新兵训练陷入了混乱,林峰将与十名教官紧急商议。
如此急赶着训练新兵,以往谁也没有做过尝试,过程中出现混乱现象也是难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