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春秋左氏传》、《孝经》和《论语》,这些教科书必须使用规定的注释本。
这一时期倭国和渤海国的来往密切,和新罗国交恶,同时渤海国和新罗国的矛盾也日益加深。为了牵制新罗国,渤海国又多次遣使赴日。
倭国和新罗国之间的来往虽然一直没有中断过,但矛盾和摩擦不断,倭国兵船几次入侵新罗国东部边境,经常在海上交战,新罗国派往倭国的遣倭使也均被大宰府被阻,间接的导致了遣唐使无法从北路渡海到唐朝。
通过藤原刷雄不经意间的叙述,加上后世对倭国的了解,甄乾对倭国的现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这个时期倭国的皇权还没有完全旁落,但倭国的政治格局注定了日后的幕府当政,各个家族对朝政的影响深远,尤其是藤原氏一支独大,引起了很多家族的不满,动/乱分/裂的种子在这一时期已经种下,这让甄乾看到了机会。
尤其是倭国在律令制下的行政区域划分,也为如后的家族矛盾埋下了伏笔。
“五畿”指京畿区域内的五国,京畿之外的其他领土则仿唐制,共分七道。五畿七道制度自奈良时代开始实施,直到明治初期的废藩置县为止,但部分道名仍沿用至今。
“五畿”指京畿区域内的五个令制国,又称“畿内”或“五畿内”。具体指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
“七道”指京畿之外的倭国全土,因仿唐制,皆以“道”称之,共分七道: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山阳道、山****南海道、西海道。
七道被倭国境内的大家族控制,更小的家族控制着大大小小的“国”,倭国的道相当于唐代的州,国相当于唐代的县,和唐代县望乡绅影响州县不一样,倭国的道、国和周代的分封制差不多,名义上属于天皇管辖,但国内一旦不稳,立即就会分崩离析。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