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趣儿似的说道:“真羡慕你啊!想干什么干什么!”
吴凡那多会说话,小马屁立刻不留痕迹的接上:“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杨武一怔,喃喃重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吴凡面无表情,道:“陛下九五至尊、天下共主。陛下的任何细微动作。皆会牵扯到帝国上下四万万黎民百姓的生、死、存、亡!陛下或许觉得累,但,这就是身为天子、身为君王的责任!您不能逃避、厌弃。更不能否认、慢待。”
杨武挠挠脑门儿,郁郁道:“好吧好吧!你能别用这种和御史言官死的腔调儿说话吗?听得端的别扭!”
吴凡不置可否,老神在在。
杨武拿起一份奏疏,随手给吴凡扔去,道:“你看看这个。”
吴凡不做迟疑,伸手摊开。
扫上几眼,吴凡勃然变色。
奏疏写的东西得从大半月前说起。光帝东巡泰山,驾临于荥阳时。遭遇暴雨三日,黄河因此泛滥改道……帝都一带大雨,引发下游青州等地遭灾。青州等地的官员,早该在杨武身处泰山郡那会儿就近禀报。但他们并没有,相反隐瞒了实况,发展至今,导致灾害扩大,民怨沸腾!
吴凡牙齿紧咬,冷哼道:“一群尸位素餐的王八蛋!瞒不住了才他娘的晓得上书!”
杨武何尝不愤恨,可他累了,剩下的唯有忧愁与叹息,没有力气去骂。
杨武叹道:“正值春耕。青州一带却糜烂不堪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你再看看这个!”
杨武又扔给吴凡一份奏疏。
吴凡快速浏览,面色阴沉更甚:“好哇!什么牛鬼蛇神都敢蹦跶!”
一字并肩北平王罗艺,异动频频。
没完。
杨武叫吴凡看了第三份奏疏。
得!
吴凡能够感同身受。体会杨武的心境是何等的糟糕。
吐蕃人携手羌人,再次出兵与卫骑大将军韩擒虎交战。
杨武掰着手指头,道:“北平王那边儿,意在试探我的态度,我已调王叔暂任冀州牧,震慑、稳住他后。下恩旨收拢他。青州那边儿,我已调人收拾残局。”。目光灼灼的盯看吴凡,杨武道:“唯独西北乱局,短时间不好处理……我希望你能够担负下责任,帮我渡过这个艰难的档口!”
吴凡眉毛一挑,大声道:“愿为陛下赴汤蹈火!”
吴凡暗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