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弘策的死,杨汪的下狱,着实令孙申心寒。
终于。
吴凡言语挟枪带棒的侮辱裴行俨、西北军,敢怒不敢言的孙申忍不住火儿了。合计用行动打丫的逼/脸。
孙申率领三千骑兵,沿着杨玄感叛军撤退的痕迹行进,策马奔腾时越想越憋闷,打定主意等事了后,一定要去裴行俨那儿告上一状,让自家主将讨公道。
孙申心思不在打仗上,许多细节便被错过疏忽。
官军进入略有起伏的山岗……
……
……
杨玄感其实后悔当初的决定了,李密给他出的生存发展三策,无论“拿下荥阳粮仓,召集河北、山东义军。共同北上据天子于辽东”,或“进取关中,凭借杨氏在弘农多年发展的根基站稳”,都比他选择的“打洛阳”强。但他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他是主公,要保持威严。
杨玄感自平阴奔袭偃师,不能说无功而返,好歹击败河南郡兵一次,斩获不少……然而,有什么卵用?一些小鱼小虾矣!吴凡那只猛虎压根儿没鸟他!所有的意图一个没实现不说。后院儿他娘的失了火。
看着好不容易找到的藏兵的地点,杨玄感的气儿愈发旺盛。
没得办法。
洛阳周边的地形决定的,平原旷野居多,山岭峰峦少见。
杨玄感不得不搁这个不算山岗的山岗设伏。自哀自恋诸事不顺。
“轰隆隆……。”
大股骑兵奔腾的声音,由远及近的传至。
随着烟尘的滚动,地表的震颤,一面纛旗迎风飘荡,书写大大的“吴”字。
杨玄感收敛心神,探头凝目望去。耐心的等待敌人钻到自己的圈套。
有亲卫老卒对杨玄感说:“杨公!不对劲儿!敌人……仅有三千人!”
那老卒是趴在地上说的。
杨玄感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他不怀疑那老卒的话。
天下能人异士多,不少熟悉军务的人,练就了能够听声辩数的本事,误差恐怖的控制在百以内。
杨玄感借助大树的遮挡,抻着脖子向后看,嘴上道:“你再听听,他们后边没有人?”
那老卒仔细的听了半晌,摇头道:“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