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社,哈哈……”
“嗯,是得感谢,感谢他们的狂妄,当年我们要是也……这世间呀,谦虚未必就必定是好事,狂妄也未必是坏事……”
……
说着话,众人不时看向那阅最后一份佛经试卷的易绍功。
“嗯?”闻士达眼神一凝,只见易绍功一张张阅下去,到了第八张时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
“绍功,这最后一份……”沈维克也看到了,连凑过去,一看那试卷,眉角也扬了起来,“绍功,这一份好像能达到140分哩?”
“不止,他前面题答得滴水不漏,我估计它甚至能冲破145大关。”易绍功说着。
“145?”
闻士达冲了过去,其余人亦是看了过来。
140分之上是优等生,145分就是尖子生。
“今年的整体成绩提升很高,145分往届几乎难出现一个,可今年已经出现了5个。”一个长须老者说道,是杨不才的老师李士奇,只见李士奇胡子一翘一翘的,“5个且不说,最难以令人置信的是,还有了一个达到了152分,哈哈,这个小子是谁,等结果出来,老夫一定要……”
孟述圣一笑:“李老头,你别得意了,那张152分的,我就不信你从文字风格中没看出那是谁。”
“哈哈!”
其余人也笑了起来,虽然阅的卷子是糊了名的幅本,从书法看不出是何人答题,可终究还是有迹可循的,不同的人文风是有细微差别的,比如有的人写诗,喜欢用闭口音押韵脚,有人句子中喜欢用‘飞’、‘冲’或者数字,或叠音等等。
而那张152分的,属于佛经读得最好老寺生中的杨不才,别说李士奇看出来了,外人也是看出来了的。
对于寺生中少数几个尖子生,向来都是被人关注的,他们的文风特点自然也易被人发现。
说着话,众人眼神大多还是留意着易绍功。
易绍功很快将第八张看完,而后看第九张,他嘴角再次一翘,“果然和我料的一样,他这九张也答得不错……”
“第九张全答对,前面答对,145分就能达到了,不过第十张占分比例最高。”闻士达笑说着,眼睛一直盯着易绍功身前的试卷,没多久,闻士达便笑了起来,那沈维克也是咧嘴笑道:“这第九张都答对了。”说着话,易绍功已经在看第十张。
“第十张虽然题目不多,却是最难的,而且占分最高……”
孟述圣、郭叙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