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词,居然首首……”
苏轼目光在二十首诗词上反复品鉴着,看了第一首《西江月,西行黄沙道中》就感觉那是首能流传千古的绝佳作品,因此苏轼迫不及待看第二首。天下诗词向来是一山更有一山高,通常情况,即便是一代宗师级的诗圣、诗仙级人物,也总有那么些参差水准的,李白、杜甫何等诗才,李白写了九百多首,杜甫千多首,可真正流传后世的,被反复歌诵的才多少?
一个文人,能有一两首能流传后世便殊为难得了。
像李白、杜甫、苏轼这样有很多诗词流传后世的,那是百年难出的人才。
“这些词,每一首都能流传下去。”
秦朝年纪不大苏轼是知道的,这种年龄写出的诗不仅是一首,而是一连二十首,没一首不是绝品。
“人人都说我苏东坡旷达豪放……”苏轼艰难的把头抬起来,秦朝抄写的都是辛弃疾的诗词,辛弃疾和苏轼被称为二苏,苏轼一代词宗的地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一改词坛‘婉约’风格一统天下的局面,树豪放与旷达两种风格,开创出了独有有豪放派。
可是。
“这秦盛朝,本是无名之辈,市面从未见他诗词流世,我本以为他即便会作诗词,也不过是普通之作,可是……”
苏轼开创了豪放派,辛弃疾却是将这豪放派推到极致,说苏东坡旷达豪放,那辛弃疾更上一层楼。和苏轼的‘以诗为词’不同,辛弃疾不仅以诗为词,还开拓出‘以文为词’,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多新开的开拓。
苏轼是开山立派的一代宗师。
辛弃疾同样。
“他今年不会超过十八岁吧?”向来大度旷达的苏轼心中也不由浪滔翻滚。
“苏大人。”秦朝叫道。
苏轼看向秦朝,声音说不出的怪异感慨:“秦兄弟你有如此诗才,何须请我苏东坡指点,倒是我苏东坡要你指点才对!”先前的指点,提拔后生的想法,这一刻苏轼感觉是那么可笑。
“苏大人何出此言。”秦朝连道,“我今天写的这些词,天下文人中,如果你苏东坡都没资格点评,还有谁有资格?”
苏轼一怔,随即笑了起来:“没错,这天下文坛魁首的交椅,以前是欧阳修,现今这天下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