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呆子喜欢的是报上那些短文,小三子他们最喜欢是《三国演义》。”最受他们这些市井中人欢迎的还是《三国演义》,胡通也不例外,每次看完报,心里都痒痒恨不能立即买到下一期。
“三国读起来让人痛快,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这篇《边城》。”
胡通翻开报,稍微浏览了整张报纸,这报纸是横着排版的,横版读起来,尤其是这种白话文,就一个词舒服,整张报纸有些精彩的,有时只要一眼掠过便能得知。
“法律门前?”胡通目光在《法律门前》上稍微停了一下,还是略过看向其他版块,很快他翻到《三国演义》这一篇读了起来。除了第一期外,每一期报纸胡通都是先读《三国演义》,再读《边城》,读完《边城》休息个半盏茶,再读‘重读历史’……这三样他最感兴趣的读完才读别的。吃着小点心,喝着茶,胡通极惬意的读完三个最感兴趣的版块,感觉有些意犹未尽。
“《边城》越来越忧伤了,可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秦公子写商秧变法,写到现在都没写完,变法当真不易。”胡通感慨一声,心中很有些疑惑,秦仙傲写商秧变法,为何名字是‘千载误读商君书,强秦变法另有人’?难道正统历史书上写的商秧变法与秦公子所说的不一样?对于这个胡通也询问过自己在朝当官的姐夫张士仁,张士仁只是笑了笑,道‘秦仙傲的想法自是与众不同的,他若是说的和大伙都一样,也没必要搞这报纸,写这历史了。’。
吃了一块点心后胡通目光在报纸上搜索,很快落在《法律门前》这一篇文章上。
“三子说‘法律之门’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不知如何个有意思法。”胡通连看了起来。“法律之门前站着一个卫士……”这讲的是一个乡下人来到‘法律门前’要求见法,法的大门敞开着,但是卫士没有允许他进去。乡下人为了进门,于是一直等待着卫士的允许,直到死亡后,卫士才告诉他。这门就是为你而设。
故事荒涎变形,从逻辑上来讲,卫士不可能说出那些话,乡下人也不可能一直等着,特别是卫士在乡下人临死那一刻所说的话。尤其荒涎,可正是这荒涎让人不由自主的去思索。
不知不觉中胡通眼中涌起一抹雾气,恍恍惚惚中他脑中浮现起十多年前的一幅画面。
阴暗破烂的小房子中。
“儿啊,我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