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占领星苑团一个星期之久,在这段时间里,褚孝义整顿军纪,让更更有战场经验的老兵加入进来。
总之还是那句话,兵贵精不贵多,一群乌合之众到了战场上,只会哭天喊娘,和无意义的挡子弹,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用处。
褚孝义就在避免这种情况,把那种年迈的,体能差,还没有作战经验的给除名,剩下的那些留了下来,编入部队中,这样一加一减,褚孝义的部队扩充到一万两千人。
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最先要解决的就是服装的问题,现在部队中的军装五花八门,有星苑团的,有东林、丰和的,徐星苑占领这些地方之后,并没有迅速发展工业这一类,而是玩弄权数,将自己的潜在政敌统统清除,再者就是联系石油买家,通知他们改换门庭。
而关乎老百姓的工业、农业她是一概不管,要不是周熙易一直在暗中维持,老百姓早就闹饥荒了,甚至此时尸横遍野,易子而食都说不准,连粮食问题她都不去管,更何况士兵的服装呢。
但是周熙易与他一合计,立刻着手恢复了服装厂的设施,赶制服装,而褚孝义则发电报给盛天市的张寿仁,让他尽快运来粮食,他打算先发给老板姓一些,让他们感受到变化,要不然别觉得占领这地方的人,与之前的没两样,只顾着作威作福。
一定要让他们从心里面感受到变化,当然做这个事,决不能以褚孝义的名义,要不然势必惹宋北川的怀疑,褚孝义可是一个教历史的人,他深知那些帝王之术,如果自己这样收拢人心,用不着别人收拾自己,宋北川就会先灭了自己。
所以必须要以宋北川的名义去发这份粮食,每个人不管男女老幼,一个人一天半斤米,半斤面,虽然看起来不算很多,但是架不住人口众多,这样还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呢,长久以往谁也承受不起。
农业也必须要抓紧恢复,将那些荒废的农田利用起来,在春天加大种植规模,如果机器不够,还可以从靖贤省运过来。
无论是粮食还是设备,这一切的前提都在于铁路的恢复,如果这个没弄成的话,一切都是空话,其实这也不难,找到几个开火车还不容易,难在铁轨的维修,五六年的时间,有些铁轨已经被野草覆盖,上面长满了青苔,有些锈蚀严重,用铁锤轻轻一敲就弯了,像这样的铁轨根本不能用,所以必须要换。
但是丛明耀很早之前就提出维修铁轨这件事,靖贤省的铁轨,有百分之八十都是畅通的,主要还在于虎垣省这条主干路。
又过了一个星期,张寿仁传来消息粮食、机械已经上了火车,而且还有叶庭所率领的一万名士兵。
不过褚孝义不敢擅自离开,必须要亲自镇守东林的这个根据地,毕竟现在徐星苑还在外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带人卷土重来。
便派周熙易代自己去迎接,一大清早就赶去火车站,按理说中午就应该回来了,可足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