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刘淮想了想:“李三郎骑术怎么样?”
“俺与几个伴当都是弓马娴熟。”
“好!”刘淮一指张小乙:“小乙哥,你留下来协助陆先生,招兵买马,安抚百姓。李三郎,你来率领张小乙那二十骑,与你六匹马,三副甲,你再选两名伴当,速速跟上!”
张小乙与李秀皆是一愣,心中虽然有些怪异,但也无话可说,迅速拱手应诺。
刘淮倒是没想那么多,他只想着既然没有时间分辨李秀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就将其调离老巢,放在身边观察。
分别一年,鬼知道李秀这一年里是怎么过的!是否已经变节?
既然两人皆是东海起义的幸存者,那么他们在对方的小小势力之中,也应该有相应的威望才对。
“所有人,只着铁裲裆和头盔,出发!”
巳时初时(早上九点)左右,休整一夜的宋军再次出发,直扑五十里外的海州州治朐山县。
作为宋军前锋,刘淮手下骑兵膨胀到了二百骑,得益于前日高安仁友情送出的军资军械,魏胜所纠集的老卒进行了全面的换装升级。
有些老卒原本就是精锐的斥候与骑卒,却因为马匹缺失暂时成为了步卒,直到此时,战马才总算是补得差不多了。
而这些骑兵魏胜则是照例全部发往了刘淮麾下。
抛弃后勤后,骑兵在战术上的机动速度是极为惊人的,不到一个时辰,朐山县城就已经出现在了刘淮的视野中。
朐山县城东临大海,南邻小山,一条大约二十步宽的小河包括西北两侧,城墙高两丈,在山东也算是一座坚城了。
二百宋骑算上备马足有四百匹战马,在官道上纵横疾驰所掀起的尘土在两里之外都能清晰可见,根本无法遮挡。
而金军本身也已经破胆,高文富在昨日高安仁败退之后,就下令封闭城门,断绝城内外往来。与此同时征发城中青壮守城,并且派遣信使,向益州府统兵司与金国水军求援。
此时也顾不得与武兴军蒙恬镇国的交情了!
刘淮尽量控制着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