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李岩、顾君恩所言也有道理,一时犹豫不决。
李过见各说各理,也起身说道:“臣不懂得计谋,但是臣认为军心为重。如果陛下称帝不登基,反尊崇祯为帝,臣恐军心不稳。”
宋献策一看这种情形,知道李岩的建议多半难以采纳。李岩的建议好固然是好,但李自成不是曹操,朱由检不是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一件技术活,操作难度太大,搞得不好反而弄巧成拙。因此起身说道:“林泉之议,依微臣所见,‘七分政治,三分军事’的总体策略是可取的,至于暂缓禅让臣认为则不必,禅位大礼还是应该尽快举行。臣赞成‘在军事上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应该慎之又慎。能够以政治手段达到目的,应该优先采用政治手段。’,也就是说,对付目前的乱局,我们能够不诉诸武力而能用非武力手段解决的,要尽一切可能避免诉诸武力。具体而言,对鞑子,唯有针锋相对动用武力,当然辅以计谋那是另一回事。而对于吴三桂、左良玉等,甚至张献忠,尽量用各种手段和策略让其归附,或者短时间不与我为敌,从而使我大顺军能集中兵力解除清兵威胁。这样看来,崇祯是一颗重要的棋子,陛下要下活整盘大棋,不妨给崇祯一些实惠。”
李自成一看,议来议去,就是这些东西了。于是总结陈词:“孤听了诸位爱卿所言,受益匪浅。孤以为,捷轩提的‘七分军事,三分政治’不错。打铁还要自身硬,首先是我们不怕鞑子,鞑子敢来,我们就敢打!从今日起,调兵遣将,准备打一场硬仗。其次善待崇祯,全力招抚吴三桂。林泉把崇祯禅位的消息散布出去,以收天下人心。就这样定了。”李自成心里说,到底军事政治哪边三分哪边七分,还不是说三分就三分,说七分就七分。
“皇上英明。”底下齐声一片。
刘宗敏一听李自成赞成他的“七分军事,三分政治”,心中大悦,也不管这是不是真的是那么回事。猛然想起在西安原已计议好的追赃助饷一事,便道:“启禀皇上,大军进京已经两日,崇祯宫中没有搜得什么银两,这个皇帝也太穷了。臣以为追赃助饷应该立即开始。否则军心不稳。再说,没有钱粮,凭什么打退清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李自成哪能不懂!心想崇祯真穷啊,这么穷还好意思当天子!当即回答:“那捷轩你就安排吧,按照当初计议定的办。李过协助捷轩追赃助饷,注意别闹的过于人心惶惶。”
宋献策和李岩心里总觉得这时候在北京追赃助饷殊为不妥,追赃助饷一搞,北京官绅被逼之下,只怕原来主张的“七分政治”恐怕连“三分政治”的效果也不会有了。可是没钱,没钱屁都不是,更不要说准备大战。大顺军的钱一向就是这样追赃助饷追来的,否则李自成“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什么喝什么!两个人想张嘴,想想终究还是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