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人们又开始念起崇祯的好来,还是崇祯好啊!可是朱家的子孙不争气,打不过李自成,拳头不如人家硬,如之奈何!好在来了救星多尔衮,一举赶跑李自成。简单而言,就这么一回事。大清成了北京官绅们的救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清一看就比李自成讲规矩多了,这样的领导哪里找——比李自成更有能力,比崇祯更谦虚,咱不效忠这样的领导还能效忠谁!
他们没想到满清的大爷们一开始很会装b,等到民众着了道儿之后,便摇身一变,该跑马圈地就圈地,该屠城就屠城,还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还有“”之类的头脑禁锢······,可怜!等大家反应过来,唉!悔之晚矣!晚矣!
崇祯越想越心头冰凉。历史就是这样经不起推敲,有些事必然会发生,而现在正在发生着,恰恰自己又难以阻止,甚至李自成自己也难以阻止。看来历史并不因为自己穿越就会变个花花模样。
王承恩一看,追赃助饷运动还是象历史那样无可阻挡。大顺军也是人啊,人吃马喂,花销海了去。自己前世搞个小实验就是几万十几万,这要是跟满清开仗,还不得几千万两银子砸下去!后世抗日打了八年,凭李自成的这个水平,抗清彻底胜利怎么也得八年吧。打仗打的是钱粮,这些土鳖不收赋税,那么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只有打大户的主意了,这有错吗!这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反腐运动,革命!懂吗!
后世蒋先生说:“反腐亡党,不反则亡国。”,可见反腐还得反,只是反腐的尺度很重要,很重要!反得不好李自成的大顺党就完了。反腐尺度可得掌握好。对,落脚点就在反腐的尺度上。王承恩的脑子转了若干个来回,心想崇祯爷不能说的话,咱可以说啊。想通这一点,王承恩于是打破尴尬,说道:
“两位大人,大顺追赃助饷,本来是贵部自己的事,皇上不便评价,在下更是无从置喙。不过在下有几句话,说出来供二位参考,也是在下的一点微末见识,二位听与不听,悉听尊便。”
“公公在陛下面前走动多年,一定见识不凡,请讲!”宋献策很客气,献策献策,姑且听别人给自己献策一回吧。
“好。两位所言,追赃助饷势在必行,在下也赞成如此。这大明朝贪官横行,吞没的是巨额的民脂民膏。陛下曾经想与官绅皇亲借款筹饷,结果竟无半分效果。此事料二位也定有所闻。这些人,不仅是贪得无厌,还是守财奴,陛下曾经为此痛心不已。面对这样一群人,不采取强制手段不足以逼他们缴出藏下的银子。不过,在下以为,切不可将这些人逼得走投无路,一定要讲究策略,要遵循‘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才能既解决饷的问题,也不过分激起对抗。”
李岩听罢,心说我也想这样啊,可是实际办起来,哪有那么容易!崇祯更是深有感触,为了筹措银子,“借钱助饷”都无法成功,还有什么招啊!
宋献策问道:“王公公有什么具体章程?”
“其实章程也不复杂,追脏助饷还是照追不误,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