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埋单也是最好的结局!”
崇祯戏谑道:“我说,你什么时候干起算命的行当了。现在局势怎么走,变数大着呢!再说也轮不到我,轮到我我也不会埋这单。”
王承恩一本正经,拿出了杜逸典的认真劲头,却又是一幅指点江山的样子。手指点着,说道:
“我们干技术出身的,不相信什么易理占卜,信的是逻辑推理。现在的局势,确有很多变数,有如一个多变量的目标函数。扯远了,其实我们根本不必考虑建立什么数学模型,只要根据正常的逻辑推理就足够了。我们把几个主要的因素列出,然后分析推理,就基本可以得出未来的走势,至少可以发现局势发展的端倪。”
“嗯,继续。”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吴三桂。吴三桂这个家伙松锦之战他紧随王朴逃跑,可见很没有原则,归根结底就是军阀思想,保存实力第一,为国出力第二。所以哪怕吴三桂一开始不投满清,转而投了李自成,也难免首鼠两端。”
“这个我赞成。”
“假设一开始吴三桂投降了李自成,基于保存实力和畏惧清兵两个因素,一定会在清兵和李自成开战时极力避免参战,以坐山观虎斗。而清兵也会回避吴三桂,为日后收降吴三桂留余地,所以清兵一定会选择其他路线入关,因而吴三桂顶多起一个牵制作用,李自成和清兵注定是单挑。”
见崇祯点头,王承恩顺着思路继续分析:
“这样一来我们下面的分析就简单了。清兵和李自成对决,其实需要考虑的几个胜负因素并不多。”
王承恩抿一口酒,然后继续说:“第一是军力,论战略、战术和单兵作战能力以及作战意志,清兵都远高于李自成部,只有数量上有所不及。”
“不错!论清兵战力,恐怕李自成三倍的兵力也不是对手。”崇祯心说,哪怕李自成四倍于清兵,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第二在人才方面,清军有多尔衮、多铎、豪格、阿巴泰等,猛将如云,政治人才则有洪承畴范文程;李自成军中不过一刘宗敏,余者皆不足道,李自成手下的政治人才,牛金星宋献策不过中人之资,做一县令尚可,治国则才具差得太远,李岩之才稍胜,也不过可以做一个高级参谋罢了。可以说在人才方面,满清优势更大。”
“牛金星、宋献策的确平平,李岩也显稚嫩,比起洪承畴范文程来自然不可相提并论!”崇祯眼光扫了一下不远处的宫女,发现并无异样,紧张的心情稍稍松弛。
王承恩点点头,继续他的高论:“在后方支持方面,满清在辽东经营36年,根基牢固,征服蒙古朝鲜后实力更加雄厚,后方可以说无须操心;李自成本流寇,北京必因追赃助饷引起人心向背,西安虽然有所经营,但陕西天灾不断,无粮可因,有如死地,有金银又有何用。故李自成无可靠后方,漕运一断,粮草堪虞,因此后方支援有限,长期而言更是不容乐观。在政治经济方面,亦即可以支持战争的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