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做官。做官需要多少人?但有超过多少倍的人在为此努力?一层一层每一级淘汰的和通过的比例,都可以达到十几倍以上。
而随着张克在东北计划的实行。希望东北农和非农的比例,会在几十年之内达到50%对50%。大家都说清朝的城市率只有1%。也就是说。大城市只有400万人,再分的充裕一点600万人。
而东北会在几十年之内达到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或者说是非农人口。这代什么?这代表上升的通道途径打开了,只要你有努力,有一定的本事,或者运气,就有很大概率,可以有一些上升空间,离开农业领域。
日本明治维新以来为何朝气蓬勃?就是因为上升的途径打开了。
传统社会之中,一个社会有10%的能量富余,被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而他们的子女后代最起码,可以以每代两倍人的速度增长。
那么你们想一想,他们自己都不够分的高级岗位,有多少可以流通到下层人手中?自己都要讲究嫡庶有别,内部竞争,社会何以不会变的死气沉沉?
而随着上升通道如此剧烈的打开,就算他们把出奶的力气都使出来生孩子,也不可能占据所有的岗位,数千年来,第一次努力就有回报,你不疯狂?不兴奋?
只要张克把规矩定好,最起码有80%以上,从底层上升的人,可以用来平衡传统贵族,代表新生派别对传统的老派别进行压制革新。(二十年一代人,上层的比例是多少?自己算,革新时间持续多久?多久稳定下来?几代人时间,多少时间反复?新国建立,不直接考官,等一代人成长,都不是假的,有考量的)
只有做到这样的事情,只有权力阶级阶层大变,传统惯性,思想,风气大变,才能算得上是变革一个国家。
像现在这样的事,就算做成了,如果把东北变成另一个人口稠密的内地,再数十年后,让人们在食物短缺中挣扎,只是自己受益,阶层突破,那又有什么意义?
是的,关键是那10%的社会能量剩余被当权者投向何方。
张克,要将那10%的能量挤出来投向工业。让那10%的能量,每年不断的按比例增长,体积变得越来越大,非农比例越来越大。进入工业生产模式,以此来追求实现自己的理想大同社会。
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没有上千万的人和自己一起努力是什么也做不到的。
现在看起来也是人脉很多,但是几十上百人做得了什么事情?
读书的时候,一个老师可以教50个学生。如果自己的势力可以每年1倍的速度增长。那么张克希望读书人,可以以每年三倍以上的速度增长。
如此才是鼎故革新,当新人以不受传统规矩控制的姿态,肆意生长,变革世间,江山依旧,只是换了人间。
才算实现心中抱负,此世不负人,也不负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