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都督尹昌衡——士官六期——27岁
上海商团军总司令李显谟——士官六期——29岁
浙江民军总司令周承菼——士官四期——28岁
福建国民军司令官许崇智——士官三期——25岁。
有多少实权?或者作为武装起义反抗政府,传统地方起义军领袖一样的位置?
他们凭什么呢?难道凭他们在日本陆士军官学院,学到的管理10个百个士兵的本事吗?
不,我认为他们凭借的是留洋的学历,留洋的见识。日本毕竟是一个后发的工业国家。凭借他们的见识,对一个工业国家的了解见识来改造国家。
主政一方脚踏实地的改变国家,是期许。但其中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历史告诉我们,也就阎锡山为代表少数有这个环境,慢慢做到了一些。把持着山西向工业化前进。
而剩下的也比较典型的,像蒋,关于工业国家发展学到了多少不知道,关于日本政阀,军阀,财阀本就一体,互相勾结发展的模式倒是学了个十足。
后期自己当了军阀,直接和江浙财阀一结合,玩日本的路子。
工业化他懂多少不知道,传统的政治斗争他是玩明白了。
这个时空,张克作为极具眼光的人,可是一手被老师李鸿章30多岁就扶到了省长的位置。
比另一个时空的阎锡山他们也不不差什么,只会更强。
张克发起,李鸿章点头,北洋执行的向关外移民的计划,到现在实行4年。受连年不断的战争影响,到现在移民250万左右。(1903春天)
经过东北内战,有心逐渐侵腐原八旗军屯,本地农民收编大概100多万,自己实际控制350万民众,占关外人口过半。
不管是新收编的本地农民,还是从关内来的移民。新收编的本地农民不稳定,不敢收税太厉害,关内移民到关外没有站稳脚跟。
都达不到标准的收缴一半田赋的水平。
他现在一年也就能收上200万人口粮不到的农税。按照一人口粮一年七两银子算,大概是1400万两。
但是4年以来,向关外移民花了多少钱?光是口粮一项,就用了大概300万人一年的口粮(看时节有人吃一年,有人吃两年)。2000多万两银子,每年25%的利钱。每年光息钱就要500万两银子。
2万正规军队,每个士兵每人每月三两银子。一个月是6万两。一年下来是70多万两。加上稳定地方,卫屯队兵每月要罚1~2两银子。加上一些后勤消耗,每年光军队消耗要100万两银子。
那2万支步枪,是承了李鸿章的人情,北洋的人情,公家的帐,要慢慢自己做主了,这人情迟早得还。
光步枪就是40万两,加上弹药什么的,六七十万两,加军队后勤补给将近100万两,这都是往少了算的消耗。
过去两年,光张克手下的部队,最起码消耗200万两。欠的200万两,加上自己现在每年要消耗100万辆,是300万两。
移民不着急了,今年打算在7月份以前再移民70万。
为了财政压力考虑超过农业时节就不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