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说道。
景文赶紧请罪,毕竟这次看来大家也都是低估了高句丽。而如果不是景文和李世民保证,这次十万人一定能够攻克高句丽,那李世民说不定也会拍出更多士兵。可是现在看来恐怕把十万人都消耗到了这个辽东城,也都无法攻克这个辽东城了。
“景文,这个不怪你,朕也有责任。朕也低估了高句丽人!不光是你,我们大唐全国都低估了高句丽。我们都以为当年高句丽能够抵挡住隋朝的三次进攻,全部都是靠侥幸。可是现在看来,侥幸中也有必然啊!”李世民也有些叹气的说道。
景文也有些吐槽,从历史记载来看,高句丽能够抵挡住隋朝的三次进攻,其实是充满了侥幸的。因为第一次隋朝进攻是因为抓住了隋朝后勤补给的原因,趁机消灭了大量敌人军队,这才让隋朝损失惨重。而第二次。如果从历史记载来看,那是因为隋朝的官员杨玄感造反,这才被迫让隋炀帝班师回朝。至于第三次,那是高句丽人主动愿意称臣投降。所以隋朝达到了教训高句丽人的后果,这才班师回朝。
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偶然,可是景文这个后世人也都一时忽略了,偶然中其实某些程度上也有必然的。如果高句丽本身也就是一个软式子民。那恐怕他根本不会撑得住。他们能够撑住隋朝百万大军围攻辽东,那也都已经可以说是实力不俗了。如果他们撑不住,那也就没有后来的歼灭三十万隋朝的军队的战果。这个也许也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高句丽实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这才让他们抓住了机会。而后世也有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高句丽显然是有了“准备”,让他才能够抓住了机会。
而这个时候,勤务部的部长段志玄主动出来说:“皇上,看来高句丽人的辽东城比起过去隋朝时期更强大了。隋朝时期高句丽人的辽东城还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