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的时候,机炮瞄准绝对是个技术活,如果能够在天空中打炮的话,那在地面上操作各种火炮都不在话下,因为原理几乎就是相通的。不同的是,在空中打炮,炮弹是在三维空间内飞行的,想要击中目标更不容易。
老式的瞄准具叫做活动光环瞄准具。它依靠照明灯的光线通过聚光筒,透过遮光片与环板组漏光刻线的重合处,形成棱形光点环心组成的光环;再透过反射镜,经陀螺镜反射镜反射到接物镜上进行放大后投射到瞄准镜上,飞行员通过瞄准看到瞄准光环与距离数字。
每一次的开火,都是对智力和耐心的极大挑战,所以很多飞行员都习惯于靠近开火,甚至是从三百米的距离上打到五十米,结果就是把对方打得凌空爆炸,同时自己的飞机也被纷飞的碎片给打中了。
一直到越战,都是这种方式,在1969年,对活动光环瞄准具忍无可忍的美国航空兵们根据越战经验,向美国国内提出了开发新型原理机炮瞄准方式的要求。
不要太繁琐,必须要简单可靠!这种应用全新技术的瞄准具,依托电子计算机平显仪雷达为基础,在70年代初获得原理性的突破,并逐渐被广泛应用。这种就是热线瞄准,又叫做示迹瞄准或者连续命中瞄准;但最能反映它本质的名字,还是快速射击瞄准。
传统的活动光环瞄准具很复杂,就是因为敌我双方都是运动的,要飞行员自己计算各种数据,而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交给计算机啊!
所以,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将战斗机在各状态下(包括高度速度迎角侧滑角俯仰度坡度弹头初速弹道系数等等条件)发射出的每一颗炮弹(不管此时机炮是否已经真的开火)相对于本机位置的弹着点都计算出来,并连接成一条动态的曲线,显示在平显仪上。
这条线就是热线。
热线的好处就在于清晰明了,能不能打中,一下子就能看出来。
这条热线的是一个十字,代表炮口,而最远的一点则对应瞄准具设计中的最大射程。
这样,飞行员不用费力地切入对方后半球进行稳定跟踪,完成繁琐的开炮动作了,只要在机炮射程范围内将机头(准确的说是炮弹的弹道方向)准确的指向对手,也有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