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
窑洞的墙用青砖砌成,门跺上贴着革命对联,布门帘是蓝底白点的图案,门框上依然挂着一串玉米和辣椒,整个布置尽量在寻找当年的气息。但是看看自己身上的装束,显然和那个年代不同。楚天齐拿钥匙打开屋门,走了进去,随手插上了屋门。
屋里的电灯一直亮着,一进屋就可以看到正面墙上张贴着的开国领袖画像,还有画像下方的暗红色柜子,柜子旁边倚墙摆着几把农具。窗上的帘子已经拉上,也是那种蓝底白点的花布。整个布置,都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似的。但窗户已经不是当年常见的糊纸窗户,而是换成了当年很少见的玻璃。
基地在找寻那个年代影子的同时,其实对好多方面都进行了改良,比如当年高干才能享受到的室内卫生间,以及那些洗浴设施,现在房间都有。再比如,红米饭南瓜粥,也不是当年真正的粗粮,而只能算做“二粗粮”,是人们大鱼大*肉吃腻后,尝鲜的食品了。
其实这也正常,如果真完全按照当年的布置去做,恐怕除了怕影响乌纱帽的官员外,外面的顾客是不会来了。谁会花钱来让虱子咬,还专门来吃糠咽菜受苦罪呀?就是村里或乡里要搞农家游,也只是让人们找一些感觉罢了,谁还真愿意去侍弄那些农家肥呢?这个道理,楚天齐当然明白。包括这次来考察,也只是来这里借鉴,并不能照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根据顾客的需求,来做相应的旅游产品。
为了醒酒,楚天齐直接去到卫生间,又冲了一个凉水澡,顿时觉得神智又清爽了不少。刚刚擦洗完,穿上背心裤头,正好宁俊琦来了电话。二人聊了几分钟,互道了声“晚安”,便挂断了电话。楚天齐脱鞋上炕,钻进了背窝里。
刚才还觉得睡意很浓,这一躺下来反而睡不着了。一是刚才的冲澡,暂时赶走了浓浓的睡意。二是虽然同样睡炕,却和家里的感觉不同,缺的是家里熟悉的味道。三是汪岳峰出乎意料的热情,既让自己感动,也让自己颇多感慨,联想不断。
楚天齐和汪岳峰只有一面之交,那还是在今年四月中旬,两人见过面,有过短暂的交流。当时正是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由班主任田馨带队,到这个培训基地参加为期一天的短暂拓展训练。说是拓展训练,其实也就相当于给相对枯燥的学习生活,调节一下而已。
在那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