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推进整个进展?”
麦小雨马上接话:“棚户区改造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和民众广泛关注,整个建设系统也都极其认真对待,只是因为各种原因,现在整体进展不太理想。究其根源,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整个项目庞大,各个分项目体量也都不小。全市都在做棚户区改造,各个县区基本也都有相应项目,这些项目大都有数亿之多,有的达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体量大也就运转缓慢,看似单体推进量不少,但在整个项目中占比并不大。
二、流程众多,影响了推进速度。每个棚户区改造项目,都要经过立项、选择开发商、融资、手续办理、项目建设等程序。每个程序既需要认真操作,也需要认真审核,我们不敢马虎,各地政府也不敢唐突。就拿选择开发商为例,既要找有实力的企业,也要企业有社会责任感,还要企业有意向,这样的选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其余那几个流程同样费时,也同样费力,相比较而言,具体建设过程反倒显得好做一些。
三、涉及户数众多,拆迁难度非常大。以市区的几个项目为例,每个项目都涉及少则几千户,多则上万户居民。俗话说,十个手指还不一般齐,这么多户数,想法更是千奇百怪,不一而足。而要想达到高比例的认可度,可不是容易的事,需要拆迁人员做相当多的工作。
对于拆迁改建,居民整体来说,还是赞成的,还是有拆旧建新的意愿。但对于拆迁补偿的期望值却很高,有的期望高的离谱,就想着在拆迁中发一笔猛财,甚至想藉此保障衣食无忧。这个高期望的群体很大,有的已经成了钉子户联盟,攻克这些堡垒太难了。
四、融资不易。这样的大体量项目,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不可能有这么多的自有资金,都需要从银行等各种渠道去融资金。而在这些金融机构需要的手续中,居民对项目拆迁认可签字需达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这个很难。关键是居民不看到钱款,很难在确认单上签字,这就是个互相制约的因素。
五、居民配合状况频发。本来在开始签字确认的时候,整个过程就很艰难,往往要耗费诸多时间。而许多居民在拿到认可的补偿款后,马上又以各种理由追加要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比如阻挠施工、群体上访、写信告状等等。而为了达到多要钱款目的,往往还要掺杂与拆迁本身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