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风雨欲来将淹山,云雷随至落地魂。
万景万象俱变动,黑灵聚散地赤盛。
东开西裂齐天口,黎民众生苦难生。
欲得安稳幸福日,还需佛道两家傩。
天虽不再动,地亦不再晃。那大地却近乎全损!只看那;黄土尽黑焦,草木皆烂肚。横尸遍山野,白骨森罗长。诚如妻儿散,度日从头难。不知何日好,只消求天苍。这一场大祸可谓是毁天灭地!虽不再震,可东方天口仍不停流。众生无知,唯恐何时整个大天就塌下!
灾难好歹过些,难民纷纷拾整可用之物,以备后日。又将那死去之人尽数葬了,有不知何人,无来认领者,也立块无字碑,以安亡灵。约莫一月,也算恢复正常生活,天边巨缝仍贴东方。毕竟再无甚么太大威胁,故而也就不再去问。只一处,庄稼难栽活,种也不消长。众民都不知何故。有太岁长者,望东方天口道:“恐是那巨缝惹的祸。”有人问道:“怎生消得下那巨缝?”长者道:“古理有之,唯请佛道门人念经诵文。天感其灵,必将能整合巨缝,还我们安康。”
毕竟严重,出了多人。到各地称得上名寺庙中请来和尚,道观中请来道长。佛门中人,道家子弟,俱是心性良善之人。上天亦有好生之德,故都欣然随之。十日久,共央得和尚道长有;一千二百人。到此处,大摆香案。和尚先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祈求天福,道士则诵《三茅真君宝诰》以慰天灵。每日天明即起,至晚方罢。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约三百三十三天后。东天巨缝悄然闭合,如探手破开水面,抬手即合,毫无痕迹。大地裂缝亦然如此,如火中偷得一缕,送回随燃,无影无踪。此难终于得解,五谷种之可长。众僧众道收拾行囊返程,百姓拜谢送香不提。
转瞬三月初三,一年一度瑶池会,普天同庆喜事全。王母寿辰大摆筵席,众仙尽皆到访。玉帝王母龙案前端坐,殿外奉收灵官,司言灵官守候。有传言道:“南极仙翁至”奉收随道:“献翠玉珊瑚一株。”传言道:“紫薇大帝至”奉收道:“献金石白玉草。”传言道:“文昌帝君至”奉收道:“献金雀芝兰一尊”福禄寿三星齐聚,贺礼后分别落座。王母见众喜形于色。虽天宫仙宝无数,毕竟一片孝心,诚实如好。又传言道:“镇元大仙访!”奉收道:“奉草还丹十颗!”玉帝王母听之起身相迎,王母道:“幸得镇元大仙来访!”镇元子道:“切莫客气,恭祝王母青春常驻,地久天长。”又寒暄两句,分宾主落座。
又有传言,俱是奉收,众仙纷纷到访。盛会美食皆全,你看那桌上;生香果品足,呈贡御酒香。龙肝凤髓罕,熊掌鹤心稀。金银夹花甜,花酿龙蒸美。四季飘香,御菜五品,一应吃食,琳琅满目。天宫超凡境,纳尽天下食。酒香入睡梦,菜美动人心。仙娥玉女侍旁演奏,琴瑟琵琶,月柳扬琴,玉笛洞箫,乐器亦是俱全。乐典天下有,仙音却难寻。仙娥抚云外,玉女奏九州。真个是;仙宫云缥缈,瑶池普天庆。歌舞升平日,众仙尽兴时。正是欢喜时刻,忽闯进来一物。惊得那众仙聚精,疑的那玉帝凝神,都复观瞧。
诗曰:
又逢三月初三日,众仙齐贺王母寿。
蟠桃瑶池盛大会,却有怪胎闹一宵。
明晃照妖镜不识,通天法眼只见虚。
幸得如来传真言,玉皇一剑分二元。
毕竟不知何物擅闯瑶池盛会,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