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天,渡孽苦为善!”杜如楣道:“眼下我也有件大事未了。”魏征道:“你有何事未了?”
杜如楣将士尚之行详说,人曹魏征也惊个趔趄。说道:“京城重地竟有这等令人发指之事!”杜如楣道:“言说于此,我还要回转断案!”魏征听言暗自思忖,说道:“此事不劳你回。我指一人,可担此任!”杜如楣道:“所指何人?”魏征道:“家侄魏承!”杜如楣道:“如有他去,可省我心。”魏征忙遣人去叫。
魏承到此,逐一见礼。萧厹将作下的画册名单尽付他手,又把前事备陈一遍。魏承知得前因后果,事毕紧急,转身就走。杜如楣叫他道:“狱中陈戚身犯斩刑乃我缓行之策,切莫将他砍了!”魏承不知是否听见。转出皇城后,快马赶奔士尚。
一路无书,魏承来在士尚直奔府衙。因杜如楣随身金鱼袋暂托他手,见此如面,胡袏为不敢怠慢。魏承铁面无私,桩桩件件罗列清楚。分派殿前军将各家生意老板捉拿在案。铁证在前,胡袏为无言可辨。魏承核实罪责之后,当即将胡袏为推出门外,先行凌迟,而后五马分尸!师爷,及各家老板,同罪同刑!与之相随者,罪重的斩首分尸,罪轻的挑断筋脉!
魏承雷厉风行,尽处完毕。转向两班道:“下场你等亲见,日后若是为非作歹,皆同此状!”话说完,吓的两班衙役叩头不计。魏承又道:“今有唐王水陆会,宽宥世间罪万千!传圣上口谕:牢中之人;若是轻罪,当庭释放。若是重罪,改监二十。屈罪冤死者,抚慰其亲。奸人所害者,追根寻源。无妄遭灾者,依法安放!尔等要勠力同心,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衙役道:“谨遵圣谕!”
魏承在此少住十日,尘埃落定后才回转长安。一路无书。魏承回在长安城内,下马步行。四下看顾,见城中人人欢喜,口口称赞。魏承疑心,随手拦下一人。问道:“城中何事值此欢喜?”那人不识魏承,只当外乡来人。回道:“今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显圣长安,欲寻个取经人。因唐王心诚,故赠锦斓袈裟、九环锡杖,二宝。有高僧玄奘愿去西方大雷音寺求取真经,祈保大唐江山永固!唐王大喜,认为御弟。将袈裟锡杖尽皆赐予,又赐法名三藏。”魏承闻听此言也自心喜,问道:“高僧现在何处?”那人道:“已出长安。”
魏承感慨万千,谢别那人后牵马前行。一路赶奔皇城,见魏征与杜如楣相携而走,近前交了书文。魏征阅见甚为满意。杜如楣仍挂心事,问道:“那陈戚怎生区处?”魏承回道:“陈戚已去了斩刑。”此话说的巧妙,杜如楣以去斩刑释放,却不知改了牢狱二十年。叙了会话,几人同道前去魏征府上饮酒不提。
这真是;
背井离乡赴京都,撞上美差为官名。
本意宏图展拳脚,怎奈贼船表象好。
美遇教坊先生妙,传授真法心不焦。
天下不见白食吃,世间更无天降福。
提心吊胆四月过,思赴家门劫避躲。
自古洪福无双至,唯是灾祸不单行。
东窗事发遭检举,牢狱之灾秋后决。
患难与共真情显,情投意合誓终生。
幸得唐王水陆会,去斩换刑二十年。
上天开眼除奸佞,苟且营生尽剿清。
善恶到头终有报,诸行皆罢莫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