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湖广士人的商谈进行得很顺利。
官应震和柴恪提出了很多具体实际的内容,冯紫英也都一一作了解答。
当然更多的需要在冯紫英拿出更为详尽的施政计划之后,才能一览冯紫英这一届内阁的想法,但柴恪很看好。
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头,冯紫英和顾秉谦那边的接触却没有多大进展。
不是顾秉谦不配合支持,事实上顾秉谦很支持配合,关键在于顾秉谦如冯紫英所预料的那样,失去了对江南士人群体的控制力。
李邦华、朱国祯在顾秉谦失败之后,立即就和顾秉谦分道扬镳了,这一点甚至顾秉谦自己都清楚,也没有向冯紫英隐瞒,他对江南士人的影响力迅速大幅度衰退,可以说朝中江南重臣,他能影响到的已经没两个了。
江南士人的分崩离析让冯紫英心中都震动感叹,这就是因为地域联系而维系起来的士人群体,没有一个明确的政治理念原则和利益导向,这种群体一遇到重大挫折便会分裂和崩塌,但现在对自己来说并非坏事。
像何士晋、陈于廷、孙慎行这些不曾支持自己的江南重臣,都还是能做事的,只不过限于当时的局面,没有投票支持自己,可和李邦华、朱国祯相比,这些人反而是可以拉拢和吸聚的。
有潘汝桢和傅试这种示范,左光斗、张鼐以及陆彦章、董其昌这些江南士人更是改弦易辙,没有理由何士晋这些人还要死抱着某些观念不放,识时务者为俊杰。
但因为江南士人群体的崩散,冯紫英要想和这个群体打交道,还得要多番分头来接触。
这就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儿了,不过冯紫英也不着急。
在左光斗和松江帮已经表露出了合作支持的意愿时,其余人放一放未必是坏事。
和北地士人谈判反而是成了最艰难的一战。
这让冯紫英自己都觉得好笑。
自己本来就是北地士人中坚力量,更是北地青年士子中的领袖人物,可要和北地士人中老一辈领袖打交道,反而还阻碍重重了。
受损的面子,理念的不同,加上论资排辈的心态,这都让韩、孙等人对冯紫英心里有很大的怨气。
反倒是乔应甲有些看开了,对冯紫英的态度坦然轻松了许多。
“和虞臣、伯辅他们好好谈一谈,毕竟你也是北地士人,他们影响力不小,你也和自强说说,让自强和他们沟通一下,……”
丢开了心结,乔应甲反而显得闲适淡然起来,在冯紫英陪同下悠闲地散步赏花,“我知道你对我和虞臣、伯辅他们的一些观念不太认可,这也很正常,毕竟我们是两代人,几十年的经历都不尽一致,你对工商的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