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琦去了牛继宗那边,但现在应该是南下了。
作为义忠亲王留在北面的左膀右臂二谋主,楚琦更侧重战略策划,而汪梓年则更更多协助处理具体事务,当然二人也只是相对一个分工,实际上在操作中,还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像协调宣府军的事宜,就交给了楚琦,这关系到义忠亲王能否在京师城中立足,而且义忠亲王也授予了楚琦全权协调处理宣府军动作的权力。
之前他们也做过最坏打算,那就是一旦宣府军进攻不利,比如蓟镇军来得太快,挡住了宣府军,甚至战事不利的局面下,宣府军退回宣府镇地盘,下一步该如何。
当初设想的就是考虑了两条路。
一条路是如果京师城局面僵持,那么宣府军和大同军乃至山西镇中能被牛继宗指挥的各部就暂时按兵不动,以观局面变化,但要同时做好各种应对准备。
另一条路就是认定局面不利,义忠亲王难以在京师城中获得支持,那么就只能南下,宣府军主力和大同、山西二镇中能动员的也要南下,但这南下不是一件小事,需要经保定、真定、大名府一路南下,盖因北地这几部很难得到支持,一旦断绝辎重后勤补给,很可能就会陷入混乱,那么就需要当机立断,立即南下,但这是千里迢迢南下,地方上若是不保障粮草物资,根本做不到。
要么就是一路抢过去,要么就干脆攻城拔寨,占据控制这些北地要隘和地方,自行获取粮草补给,等待时机。
这都是非常复杂的考量,而且都要取决于京师城内的局面变化,尤其是义忠亲王能够得到文臣们多大的支持,以及地方上的态度。
现在谁也无法判断,掀开摊牌之后,朝中文臣们如何着想,地方上官员们又何去何从。。
甚至还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变数,那就是一旦皇帝醒来,又该如何?这也是文臣们需要考量的因素。
万一这边刚和义忠亲王达成一致意见,那边皇上突然醒来了,那怎么办?
全部推翻,将义忠亲王拿下,甚至赶尽杀绝,以绝后患?还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夺门之变”进行到底?
同样义忠亲王这边也要考虑这种情形。
文臣们对谁当皇帝虽然不会太在意,但是基本脸面还是要的。
永隆帝真的驾崩了,那他们接受义忠亲王说得过去,但永隆帝苏醒过来,他们恐怕很难做得出“夺门之变”那种事情,毕竟这些文臣大多都是永隆帝一手擢拔上来的,本身也对义忠亲王没有多少亲近感,作为士人基本的礼义他们也很难舍弃正统。
宣府军不能一举进城控制局面,就意味着风向不太可能按照最初最美好的预计那样走,但这一点义忠亲王和楚琦、汪梓年等人本来也没有指望过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本身永隆帝的遇刺昏迷这个结果就有些出人意外,不过是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