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下旨让这个孩子五岁之后成为皇后的弟子,是一个很有先见的决定。
这个女儿就是张阳的软肋。
也是将来可以控制骊山的重要人物。
张阳向皇后问安,又看向李承乾,“太子殿下,官学开办如何了?”
“岑侍郎与孔颖达老夫子都已经在安排了。”
“上一次胜光寺塌了之后,到现在也没有修缮,朝中有打算了吗?”
“倒是一直闲置着。”
张阳拱手道:“臣以为可以将其利用,改建之后另作他用。”
“孤会考虑的。”
李承乾依言点头。
胜光寺在长安城很有名气,在佛门中也很有话语权。
李世民是个不喜和尚的皇帝,或者说对社稷无用的存在,皇帝都不喜欢。
更不要说佛门的壮大对社稷无用。
只是现在还没下手而已。
与洛阳的事情一样,皇帝需要一个下手的理由。
如果没有理由,那就制造一个理由。
今天是来拜年的,不好说太多国事。
到了午时便准备离开。
张阳对李治道:“等骊山的新家建设好之后,都可以来骊山住一段时日。”
“好。”
李治不住点头答应。
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看着皇姐与姐夫带着小清清离开
离开骊山,留在宫中对孩子们来说,就像是离开了快乐。
跟着皇姐与姐夫在骊山很快乐,这种快乐来自在骊山时的自由。
而在宫里,没有玩乐的同伴,也没有骊山那样广阔的田地,更不会有这么多新奇的玩具。
张阳与李玥已经走远了。
李治还看着夫妻俩的背影,李世民低声道:“你就这么舍不得吗?”
“父皇,儿臣还有许多不解之事想要问姐夫与皇姐。”
“你不要什么事情都相信你的姐夫,平时自己也要多看书,多去国子监听课。”
李世民低声说着看着这个孩子,神色担忧,“别对你的姐夫太过信任。”
李治很是不解,问道:“父皇将姐夫安排在尚书省管着朝中用度,难道父皇不信任吗?”
李世民笑道:“当初也有人相信你姐夫,吐谷浑亡了,再者高昌王父子也很信任你的姐夫,后来高昌王父子被自己的子民吊在城门活活嗮死,信你姐夫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李治沉默良久。
张阳的罪行罄竹难书,还有洛阳的事情,让那些世家子弟散尽家财,身陷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