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与小慧坐在炉子边取暖。
张阳推着老师的轮椅正在散心。
高士廉走来道:“弘慎,许久不见了。”
张公瑾点头道:“许国公,许久不见了。”
看着老迈的高士廉,张阳又道:“没想到您来也会来这一次的秋猎。”
“嗯,知道你们来秋猎,老夫就也来看看你。”
收到老师的眼神,张阳退到一旁。
高士廉的目光看着张公瑾,即便是到了夜里,他的目光还是这般锐利。
张阳回想着,当初与这个老人家相遇还是在九成宫,现在来看他的目光还是这般锐利。
就算是在夜里,还是能感觉到这道能看穿人心的目光。
张公瑾面对这种目光,倒是处变不惊,心中泰然很多。
高士廉拄着拐杖上前道:“你的身体如何了?”
“唉。”先是长长一声叹息,张公瑾双手放在膝盖上,低声道:“许国公也看到了。”
高士廉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多活几年吧,看到你还活着,老夫便觉得活着也不是太难。”
张公瑾低声道:“骊山调养得还不错。”
“嗯,你看起来确实不像是油尽灯枯。”
夜风有些冷,吹得高士廉的衣袍晃动,这老人家倒是站得笔直。
张阳抬头看着星空,仔细听着两人的话语。
“辅机与老夫说过好几次,张阳这孩子的才智与手段,你的这位弟子很是厉害,将来位极人臣也不是不可能。”
张公瑾不住摇头,笑道:“我这个弟子给朝中添了不少的麻烦,没闯大祸就算不错了。”
“谁年轻的都是一腔热血,老夫年轻时也闯下了不少祸事,说来还是你为人持重。”
两位老人家说起了当年,言语间好像回到那天下群雄并起时代。
听着两人说话,还能有欢声和笑语。
张阳站在一旁也在思索着,目光看到了远处的身影,小武和小慧提着灯笼,站在中间的正是李玥。
给了她们一个放心的眼神,张阳仔细听着两位国公的对话。
“许国公,张阳这孩子的心思不在朝堂。”
高士廉又道:“人总是会有很多选择的,他还年轻。”
张公瑾又道:“戴胄过世了,虞世南也走了,温彦博也不在了,王珪重病缠身,也不知道我等还能活多久。”
相比于张公瑾的悲观,高士廉明显洒脱很多,他抚须笑道:“你且活着,你比老夫年轻,切莫死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