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李承乾稍稍一礼,“朝中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可士族掌握着大多数的夫子士子,他们给予优渥的条件,给门阀子弟教书,朝中无法与他们相抗衡,郡县州府想要去寻教书人,却发现士族已经招揽了八成的士子,就连生员都不放过。”
利用自己的权势地位与财富,来掌握更多的教书资源。
为他们自己的子弟来做私教。
永远不要小看古人,尤其是这些有文化有学识的士族门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总有对策。
“我觉得眼前的困难并不是不能化解的,只是不敢下太大的决心,有言道有志者事竟成,对此,我非常佩服郑公,当初寺庙事发还是郑公亲自去查问,亲眼所见倾力而为,实乃我辈榜样。”
李承乾听着这些话语,回神才发现自己已经流汗了。
把双手揣在袖子里,张阳突发感慨,“这长安城像我这样的好人太少,放眼望去皆是恶人,有些时候都怀疑我快要活成圣人了。”
正思量着这些话语,李承乾心中惭愧,再一回神张阳已经不在眼前。
心情失落地回到宫中,李承乾走到甘露殿向父皇禀报着这次外交院内的情形。
李世民翻看着呈上来的记录,“张阳这小子越来越胆大妄为了。”
李承乾回道:“坊间为此叫好的人不少,儿臣以为外交院此举甚得民心。”
说完话,被父皇瞧了一眼李承乾又低下头。
甘露殿内,房玄龄也是安静地站着没有讲话。
放下手里的记录,李世民又拿出一些茶叶,倒入热水冲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陛下的桌案上会放上一壶茶水,时常便会泡些茶叶喝上一两口。
当适应了茶叶之后,这已经成为了陛下每日离不开的习惯。
见父皇没有讲话,李承乾鼓起勇气再是开口道:“父皇,儿臣想起官学的开办,朝中一直没有进展,是否督促一番。”
李世民缓缓点头道:“朕明白了。”
看父皇不再多说什么,李承乾又是行礼,“儿臣告退。”
稍稍抬头又仔细看了看父皇的脸色,李承乾退出甘露殿。
走到殿外见房玄龄也出来了。
站在原地筹措半晌,李承乾跟上脚步,“房相,孤有一事不解。”
房玄龄一路朝着承天门走去,“太子殿下直说便是。”
“孤一直不知道父皇对张阳的态度是何意思,此次谈判张阳的条件确实很苛刻,但能够得到民心民意支持,孤以为这便是对的。”
房玄龄笑道:“太子殿下把张阳想简单了,也把陛下想得太复杂了。”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