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不太好。”
李承乾感慨道:“你还是一如既往地注重身体。”
继续往中书省走着,李承乾拿出指南针,“孤昨日拿这个指南针给军中的不少叔伯看了,他们都说此物可以用在军中,不知道骊山可否多铸造一些。”
“军中采买吗?”张阳揣着手小声问道。
“这……”
“指南针是我们骊山技术攻关时的产物,现在还没到可以批量生产的时候,眼下朔方准备出兵薛延陀,骊山可以提供几个指南针,帮助大军行军。”
多半还是需要银钱。
李承乾稍稍点头,“孤会与父皇说的。”
张阳点头,“要是指南针能够给骊山带来更多的资源和银钱倒也不失一件好事,若是朝中用度紧张,陛下也可以拿其他的资源来交换。”
“孤明白了。”
李承乾一脸坚定。
太子有心为军中为朝堂谋求指南针,这也是一件好事。
也需要想想自身的条件,就比如说陛下现在经济情况并不乐观。
太子多半会碰壁。
中书省早早就开始忙碌了,天才刚刚亮堂,还有些清冷。
马上就是科举了,进进出出的小吏不断。
还未走入中书省,就看到房玄龄一脸笑容地站在门口。
张阳拱手道:“见过房相。”
先是上下打量一番,房玄龄抚须道:“郑公重病无法来朝中处理政事,倒是有劳你了。”
张阳尴尬一笑,“没有给中书省添乱,下官已经很庆幸了。”
房玄龄揪着自己下巴的山羊胡,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神情倒是和蔼,看起来身形消瘦。
与赵国公相比,房相看起来更好相处一些。
“老夫看了你对薛延陀的谋略,外交院在六部之外可以自己安排人事,但也不要太过例外了,三十六部之间相辅相成,你是礼部尚书,掌管外交院也需要时常来往朝中六部,乃至中书省,有什么消息希望都可以告知中书省,都是为了社稷。”
“房相说的是,以后外交院会与六部多加强沟通。”
房玄龄抚须又道:“听说赵国公想要拉拢你,被你拒绝了?”
张阳挠了挠头,官帽不是太透风将其拿下来才舒服一些,一手提着官帽解释道:“误会而已,下官与赵国公相谈甚欢,我们从朝中大计可以聊到家长里短,顺便说说关中的风土人情。”
“你不用遮遮掩掩的,褚遂良都与老夫说了,处世做事皆可爽朗一些,老夫又不是听不得别人的坏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