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好。”
吏部尚书杨博开口道。
他本不应该来此,可毕竟总督边镇,也是朝中知兵之人,所以在听到魏广德的话后大声叫好。
虽然文官看不起现在的勋贵,可不代表他们不对初代勋贵的敬意。
朱希忠回头看了眼已经站到大阅台边的杨博,点点头说道:“好。”
虽然因为是操演,所以省略了许多过程,这也是为了避免有僭越之嫌,但是大阅礼明军的表演却是全部都要进行的。
随着“咔咔”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的响起的,大阅台左侧由京营中军组成的第一个队列出现了。
没有辜负戚继光长达半年时间的训练,或许在他们被选入前还只是个孬兵,可在这一刻,身上穿着崭新的明军大红鸳鸯战袄,血脉中继承的某些属性也好似被激发了一般。
所有士卒都是昂首阔步在引导旗的引导下,迈着齐步走了过来。
“咦,军威还真是雄壮。”
随着他们出现在大阅台前,原本还坐在椅子上的勋贵和官员都已经起身,站到了台边,想要更近距离观看这场操演。
而说话的,正是吏部尚书杨博。
杨博的整个仕途,几乎都是在边镇度过。
先是巡抚甘肃,后又经略蓟镇、保定军务,嘉靖中期开始总督宣大山西三镇,成为真正的三边总督,其后调任蓟辽总督,回朝任兵部尚书、少保,深受明世宗倚重,视为左右手。
常年在边镇,自然见过的明军甚多,其中也不乏精锐。
不过这些军队多就是装备精良,作战悍勇,可不会有这么整齐划一的动作。
只是从最初的震惊过后,杨博就已经反应过来,虽然戚继光训其三军,如臂使指,但这些到了战场上其实没什么用。
打仗,要的还是士卒的悍勇和作战的技巧。
悍勇,这个不好练,主要是人的性格使然,而作战技巧,在明军中往往都是代代相传。
为什么土木堡之后,京营就垮了,就是因为精锐全灭,断了传承。
最起码,戚继光练的兵,在没有看到他新颖的打法前,一般人都只会以为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这是哪支人马?”
礼部右侍郎吕调阳忽然问道。
礼部官员前来,其实就是检查大阅中的礼仪,看是否有逾制的地方,若是发现则要及时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