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意思,是说有很多优秀的电影因为各种各样不用的原因,而被埋没了。相反,一切肤浅的电影却堂而皇之地取得了成功,很有一番劣币驱逐良币的意味。
大家都明白,他说的就是自己的《南京南京》。
当场就有一位记者提问道,问他对眼下正在热映的《隐入尘烟》有什么看法。
卢川当时是这么回答的。
他先是故意斟酌了一下,然后才用着颇为认同的口吻说道:
“《隐入尘烟》这部电影,我承认它非常优秀,从剧情、演员、拍摄手法等方面,也没什么问题,孙羿的导演功力是让我非常佩服的。”
一番话说的很是诚恳,就在大家以为他彻底转性了的时候,他话锋一转,但是出来了。
“但是这部影片的整体立意,我个人不是很赞同,我非常认同余化老师的观点,苦难是不值得被歌颂的,在整个国家、社会一片欣欣向荣的今天,我们身为文艺工作者,也不太应该过渡的消费苦难。”
卢川的这两句说的言之凿凿,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狠狠地批判了一番。
媒体记者当然兴奋了,立马就把这两句话爆出去了。
刚开始还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直到几家港岛媒体推波助澜的转载报道后,这件事在网络上爆发开来。
就像是开启了反攻的号角一般,短短两天的时间的,一众非电影行业的“专家”“教授”纷纷跳出来发声。
一些经济学家说道:
“《隐入尘烟》就是在消费苦难,抹黑农村,中国的农村压根没有那么穷,怎么可能没有电视机,要知道今年,我们国家的GDP已经超过了RB,排名世界第二,它一部电影,把我们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新农村成果全给抹去了。”
还有很多自诩为精英分子的人说道:
“《隐入尘烟》这部电影完全就是在刻意的营造‘苦’,其中根本就是在自我矮化,包括获得所谓的国际奖项,也是在故意的迎合西方,贬低自己。”
两波人马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纲上线的评论,一时间喧嚣云上。
很多激进的年轻人也被这股节奏带了起来。
他们简单的思考一番后,觉得很有道理,然后就迅速加入了批评的阵营,尤其是各种知名大V,包括重点高校的优秀学生。
他们觉得孙羿这部电影确实实在刻意抹黑。
网上的舆论瞬间就反转过来。
还有电影拍摄地的有关政府领导,直接向上级反应,说电影抹黑了他们的基层工作,这官司一路都打到了广电总局。
面对这种情况,光电这边也不得不做出反应,准备立刻召开会议,讨论眼下这种情况。
而孙羿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波,也不由得有些恼火。
最担心的,还是来了
对不起大家,发错章节了,刚刚改完。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