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沈愈表面侃侃而谈,心里却着实有些纳闷。
这尊唐三彩马从工艺上讲可说无可挑剔。
胎体线条流畅,雕刻自然传神,彩绘栩栩如生。
无论是马儿的面目表情还是身体姿势,以及细微的侧耳倾听,塑造的可说无可挑剔。
与旧货市场那些线条生硬,表情呆滞,一看就是地摊货的仿品比起来,就算是让不懂鉴赏唐三彩的人来看,也能马上分清哪个好,那个坏。
但是疑点也有不少。
相比于瓷器,唐三彩只是看起来有些粗糙,但质地其实是非常细腻的。
总结起来,艳、亮、透、流,似玉非玉胜似玉。
而桌上这尊三彩马的手感稍有些粗糙,跟那种新出窑的陶器很是相像。
众所周知,唐三彩在唐代是达官显贵陪葬用的,纵然唐三彩不会轻易褪色,但一千多年来土埋水淹的肯定会伤些釉色。
而面前这尊唐三彩马,品相保存的实在是太好了。
说白了,就是太新了。
新的有些假。
完全少了那种因为岁月侵蚀而显露出的自然沧桑感。
并且露胎处一点风化现象也没有。
细看开片,也没有圈里人说的“土绣银斑”。
让沈愈更弄不明白的是,这尊三彩马新是新,但并没有现代仿制品的那种贼光,这一点,沈愈真是想不明白。
大脑快速运转,沈愈方才记起一件事。
记得之前在宝玉轩,有一位老鉴定师傅说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唐三彩名气大升后,有大量三彩仿制品出来,其中不乏精品。
唐三彩的制造工艺,比如如何选料碎,所以这尊三彩马真的可称精品。”沈愈依然很干脆的回答。
魏姓男子听了依旧不满意,他再次看了下沈愈,心里打定了注意,待会主持人肯定会问自己对鉴定结果满不满意,到时候自己就回答不满意。
他刚想好了应对方法,哪知道沈愈却是先一步开口了。
只听沈愈朗声道:“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现场就有一位陶器鉴定大师,整个楚州,这位前辈若是说第二,那真的没人敢称第一。”
直播间弹幕依旧精彩。
唐伯虎一点也不虎:“各位,这位沈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