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是通贼就是资贼,主谋者诛,田产没籍,三族流放河南地和河间(即河套。”
张大秘书吸了吸气,感觉牙齿间,有一股凉气,凉嗖嗖的。
冯大司马看了一眼张小四。
四娘还是比
她的阿姐心软多了。
若是换成是张星彩,怕是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证据确凿吗?”
“大多是被人举报出来的,暂时没有发现凭空捏造的。”
“那就按流程来,不管送来多少人,只要不是被冤枉的,就一律按定下的规矩办。”
至于为什么会一下子牵连出那么多人,那还用问吗?
因为有人想快点在关东种棉花,有人想借通邑积累资本,继而东山再起。
自己人弄自己人,那才叫心狠。
再加上官府的推波助澜。
滚滚大势,汹汹潮流,总有人要成为这个时代的燃料和代价吧?
会是谁呢?
第一批燃料和代价,肯定是赌输的那些人嘛。
谁叫你们站错了队?
-----------------
以长安为起点的秦直道,在它建成的第一天起,就犹如一条大动脉,把关中和河南地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控制了河南地,不但意味着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战马,而且还意味着关中北边,有了最厚实的屏障。
甚至还可以“广中国”,以此作为“灭胡之本”。
秦、前汉、后汉数百年,从来没有正式放弃过尝试对河南地的控制,最大的原因,也正是基于此。
早年冯大司马不远千里,从凉州领军向东,进入河南地,屠胡人数万骑军。
后又建议朝廷设九原都督府,再一次实际控制这个关中屏障。
待季汉天子迁都长安,为了关中的安定和军中战马,也不可能放弃延续了数百年的国策。
这些年来,虽然季汉苦于诸贼未灭,府库紧张,但从未想过要放弃河南地。
相反,在冯大司马的推动下,朝廷不断地通过各项政策,想尽办法,让那里重新成为真正的汉地。
而想要那里成为汉地,则需要汉人。
而此时,一支汉人队伍,正行走在蜿蜒盘桓于桥山的秦直道上。
他们的方向,正是北边的九原。
桥山上的秦直道,皆是修在山嵴上,行走在上面,可以直接俯瞰山下。
此时的桥山,林木葱郁,从秦直道放眼望去,眼底尽是莽莽苍苍。
回头望去,群山层叠,极目不尽,长安已是不可见。
让人蓦然生出一股悲凉之意。
“不要停下,不要回头,不要磨蹭,还没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