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芝附和道:“你们都不要为难军子,他要是能帮忙,能眼睁睁的看着你们挨饿受苦吗?”
“大家伙,对不住了。”
杨军说完,转身就回窑洞。
众人面面相觑。
杨军闭门不出,已经表明态度了。
大家互相看了看,只能垂头丧气的走了。
过了一会儿,听见院子里没了动静,杨军才走了出来。
他点了一支烟,蹲在爷爷杨文厚身旁。
“爷爷,是不是给家里添麻烦了?”
杨军知道,这次的事肯定得罪了村子里的人,他们肯定对二叔一家有意见,甚至有可能会被村子里的人孤立起来。
爷爷闻言,手中的烟锅在地上磕了磕,把里面的烟灰倒掉,他叹息一声道,
“都是生活逼的,人一辈子最难的就是活着受罪。”
二叔杨栋猛抽一口烟,缓缓道:“我们几个老的无所谓,只要你们这一辈能过上好日子,这一生就算圆满了。”
杨军闻言,唏嘘道:“人活着真难。”
“爷爷,二叔,要不你们跟我一起去城里吧?”
三人闻言,脸色顿现欣慰之色,不过谁都没答应。
“老了,也折腾不了几天了,也懒得挪窝了。”
爷爷把烟袋锅子放进烟包中掏了几下,然后用大拇指压了压。
杨军连忙给他点上火。
“军子,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二叔要谢谢你啊,要不是你,安国安邦恐怕现在还在土里刨食呢。”
二叔两眼望着天空,眼神迷离着,似乎看透了这生命的因果轮回。
几人谁都没有说话。
杨军心里明白,二叔二妈和爷爷他们三人是不会跟他去城里生活的,因为他们的根就在这片黄土地上,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第二天。
天不亮,杨军一家就起床了。
他要趁着天不亮出发,免得碰到村子里的人尴尬。
杨安邦的工作证明已经加急寄过来了,并且去公社办理好了相关的调动手续。
今天,杨安邦一家,要跟车一块回城里。
杨军把那些行李分散的放到两个车子的车顶,车顶放不下的就放在车子的后面,并且用绳子牢牢捆住。
从轧钢厂借来的吉普车是五个座位的,好在杨安邦两个孩子还小,勉强能挤下。
临走的时候,杨军给二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