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步廊。
沐府管家谢芳跟在顾正臣右侧身后,笑呵地感激着:“若不是教导沐春少爷耽误,顾先生已办好了官凭。”
顾正臣并不在意,平和地说:“沐春少爷聪慧善学,将来必成大器。至于官凭事,不急于一时,倒是劳烦谢管家亲自跑一趟。”
谢芳忙说:“不敢说劳烦,这都是我等该做之事,前面就是吏部衙署了。”
顾正臣没走多远,就看到了气派的吏部大门,门匾上的“吏部”二字还是金色大字,龙飞凤舞,颇有气势。
门敞开着,两侧站着两名军士。
里面,除了穿着官服,戴着官帽的官员不断走动外,还有一些如顾正臣一样的儒生。
门口处,还有几个人探头探脑,形迹可疑。
“这是?”
顾正臣有些疑惑。
谢芳看了一眼,解释道:“他们都是京中富人,专作京债。”
“京债啊。”
顾正臣有些感叹。
所谓京债,其实就是高利贷,只不过起自京师,故名京债。
这群人专盯赴任外地的官人,官老爷手头紧,没钱,这些人借给,到了任上再还钱。朱元璋给官员发道里费,为的就是避免官员举京债。
可问题是,老朱给的是道里费,顾名思义,就是路上的花销。至于置办家具,买几个仆人,娶几个小妾,吃好喝好的钱,老朱可是没给啊……
现在借钱,日后用俸禄还债。
忘记了,老朱给的俸禄又低,京债利滚利滚利,还不起了,没关系,地方官员嘛,捞油水的手段多,别说京债,就是国债也还得起啊……
谢芳上前一步,低声道:“这当了官的,一开始需要办两件大事……”
顾正臣皱眉:“哪两件大事?”
谢芳咳了声,对顾正臣挤了挤眼:“改个号,娶个小。”
顾正臣瞪大眼,这,这也算?
改个号,这个,大明人确实擅长,甚至有些狂热。
比如唐寅唐伯虎,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
老唐毕竟还没影子,远了点,就说现如今的太子赞善宋濂,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再过四年就会来京师的方孝孺,他别号缑城先生、正学先生……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