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额好像比阿里的b2b海外业务还多。”
周不器道:“过去这一年,京淘从国内的商品采购额超过了180亿元,你觉得这个数据怎么样?”
“很震撼!”
雷俊真是由衷地敬佩。
他早年在金山当总经理的时候,就重点开发过日本市场,他知道外商在日本做生意有多难,没想到真让周大老板给做起来了。
周不器摇摇头,“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克制的数据。陈东……就是京淘的ceo,他给我的数据分析,是去年很有可能从国内采购价值超过400亿元的商品。可实际上的成交额只有180亿元,少了一多半。”
“哦?”雷俊就很好奇,“什么原因?产品质量吗?”
周不器道:“对,产品质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产品的设计,以及品牌。京淘不可能砸自己的招牌,不可能去卖一些假冒伪劣。而且,要尽可能地卖一些让日本消费者喜欢的产品。”
雷俊微微皱眉,“这可难了,选品很难,更难的是商品对消费者的喜爱度。国内的中小制造业公司,本来就实力偏弱,基本上就只会生产,对产品的上下游完全不懂。面向海外市场了,就更不懂了。很多外商给那些制造业工厂的订单,都是把模型定好,然后手把手地教一段时间,有的甚至还要派技术员过来帮忙改进工艺流程。”
这话就道出了市场换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
国内的很多代工厂,都是拿到了国外公司的订单,并按照他们的要求生产商品。可是,自身工艺不成熟、生产技术不够,怎么办?
外商为了减少商品成本,就需要对合作伙伴进行培养了,会派出技术人员过来指导。
就比如山寨手机厂商,这些厂商的创办人都是从代工厂里出来的,都是接诺基亚、飞利浦、三星、摩托罗拉等外国手机的生产订单,然后学会了制造手机,然后就出来创业了。
建国初期的时候,国内重工业产业的发展,靠的是支援而来的苏联专家的手把手指导;过去这二十年里,国内的制造产业迅速地成长,靠的是外国资本的帮忙。
可是,人家外商不会传授核心技术。
只会给予一些基础性的、常识性的指导,让国内的制造业可以生产出基础生活类的大部分商品。中德关系这么好,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