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年轻人为了所谓的真爱,即便是亲姐妹也不会顾及姐妹情深,更何况张玲与阎瑗那丫头也不是亲姐妹。
“我的傻闺女啊!”父亲眼神中带着几分失望转身离去,“回家。哼……”
张玲只是觉得老头子今儿定是更年期了。
没事,竟说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爸啊,你慢点!”张玲连忙追了过去,迎面吹来的风里夹杂着酒精的味道,又看父亲脚步虚浮,她带着几分埋怨搀扶着,“唉,你老怎么不听劝呢?每天都要喝酒……”
在很多年轻人的眼里,年迈的父母亲就像是一本费解难懂的书。
平日里他们总是以长辈的姿态,指挥着年轻人该怎么做?可轮到他们自己时总会做一些让子女们觉得很幼稚的事情。
殊不知父母总是习惯了以自己的思维模式,为孩子们做一些认为有利于孩子们的事情。
毕竟,为了把孩子养育成人,操心了几十年养成的习惯,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年轻人也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方式思考,总认为父母的行为打乱了他们的生活步调,甚至心存怨怼觉得父母就是在添乱。
张玲没有像一般年轻人一样,她觉得自己一直享受着父亲爱的照顾,那么听听父亲对她的唠叨也是理所应当的。
人,两个肩膀上扛着脑袋,是上天恩赐最好的物件。
有些人从来不会善加利用,习惯性的把自己脑袋,总是寄放在别人的肩膀上,从此人云亦云。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父母也是人,难免有时候考虑问题太过于偏颇,言行只凭父母自己的个人好恶。
通过思考感觉对的言论也可以尝试做,但万万不能明知父母的唠叨是错的,还一味地只知道愚孝听话,那么最终就是害人害己了。
这个时候张玲的选择是唠叨可以继续听。但她必须要明确自己认为的正确态度,表明自己的立场,最重要还是言行一致。
父亲一进门,虽然从脸色看依旧不悦,但还是默默的去了厨房。将准备好的饭菜,热了一下摆上餐桌。
张玲猜出了父亲的用意,表明回家前已经在外面吃过。
“你爱吃不吃!”父亲话语中透着不乐意。
有她吃饭时没有告知不回来吃的埋怨,也有担忧她在外没有吃好的心疼,更有她之前没有顺他心意的回答。
她看着父亲说完,一个人在沙发上,看着没有开机的电视屏幕自言自语。
张玲曾经探究过父亲的碎碎念,即便近把耳朵凑到其嘴边,她也根本听不清父亲在说些什么。
她感觉父亲像是和一位熟悉的人在交谈与汇报。
时而甜甜的笑着,时而一脸忧愁,时而会震怒的瞬间站起了……
当然,张玲看到的多是父亲甜蜜笑容。
每一次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