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节的提案作为本次收购谈判的序曲,本来就是韩易提前制定好的游说策略。
mad
decent推出的《lean
on》到2016年4月为止,依然是spotify历史上播放量最高的单曲,没有之一。换句话说,从传统唱片业务的角度上来看,作为一个不依附于任何集团的独立厂牌,mad
decent已经做得足够出色了。想在这方面打动他们,说自己收购股权之后会加大投入,帮助厂牌打造出更多像《lean
on》这样的现象级单曲,恐怕对方很难买单。
原因很简单,韩易是对流行音乐产业知根知底的专业人士,diplo、凯文-库萨特苏和贾斯珀-戈金斯当然也是。他们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在音乐领域,制造一首能上排行榜的热门音乐很容易,但想要孵化《lean
on》这一级别的冠军单曲,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成功公式。
哪怕diplo的major
snake再按照《lean
on》的模板创作一首新的moombahton,投入比《lean
on》高十倍的宣发推广预算,也有极大概率无法取得跟原曲同样的成绩。
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从来就是如此。或者说,绝大多数娱乐产品,包括电影、电视剧乃至youtube视频是否能够一炮而红,都有极强的随机性。市场在某个时间段的审美偏好、宣发渠道在特定月份的自然流量、时事热点对观众好恶潜移默化的改变,甚至是同类型单曲的榜单和销售表现,无数种微妙的因素都会影响到一首歌最终的商业成绩。
因此,韩易的雄厚资本也许能够帮助mad
decent改善艺人的签约条件,增加市场营销团队的音乐宣发预算,全方位加强厂牌在原创电子音乐市场的影响力,从而提高现象级单曲的出现概率,但却没有办法保证diplo和他的团队一定能在短期内快速攫取更多的收入。
而这一点,正是diplo与合作伙伴们最关切的交易条件——如何即时变现,从而自由使用到手的现金,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
“it's
all
abou
them
greens
bro,
it's
all
abou
them
greens。”
韩易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本次谈判他选择的切入点,是短期内就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