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却也没什么好办法。
还是那句话,大乾的基础水利建设不到位,遇到水灾的话临时抱佛脚是没什么用处的。
当然,真要说一点办法都没有,那就小瞧了内阁阁老门的智慧,只是他们懒得耗费精力而已。
至于屁民的死活,关他们什么事?
除非有不少地方豪强和乡绅受到水灾侵害损失严重,估计内阁阁老们才会多加关注和重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最后商讨的结果,和以往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几乎没什么两样,关键就是控制并且安抚好流民,其他的等水灾过去,自然就会慢慢恢复。
至于一场水灾过去,南方失地农民百姓增多,地方豪强和士绅控制的土地膨胀,那就不是朝廷该管的事儿了。
对于这样的状况,当今自然十分失望,可他真没什么办法。
当皇帝这么久,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勾心斗角状态,单单就是从上皇手里争夺朝堂控制权,就让当今耗费了太多精力。
对于朝堂和地方实务,讲真当今并不是多么熟悉,能力也一般得很,并没有真的锻炼出来。
不然,他若是有更好的主意,直接摆明态度就成,又何必此次招来内阁阁老商议?
也就在这时,津门道台和通州知州联名上奏,给朝廷和当今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赈灾之法。
指不定,朝廷能化不利为有利,利用今年的天灾,夯实内部根基,同时还能救助更多的灾民。
其实说白了,就是以工代赈,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自从有史料记载,中原大地那一年没有天灾?
各种各样的赈灾手段其实都有,以工代赈也不例外。
要知道,平时朝廷都是有劳役可供差遣的,比起以工代赈的耗费都要少,只不过特殊时期必须有所耗费罢了。
奏折上,王子腾和琏二联合提议,以赈灾粮食组织灾民,趁旱情严重河流水浅之时,将地方上的水利设施修建妥当。
当今看过之后,心情之复杂可想而知。
这样的举措,相信内阁阁老们不可能想不到,可之前就是没人提及,简直不当人子。
如此颇为可行的建议,自然被当今直接通过。
当然,在内阁阁老‘谨慎’的建议下,当今只是批准了先在津门和通州一带试行。
阁老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建议确实是好建议,不过实行的话会不会遇到什么问题,谁也不清楚。
>> --